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哲学该如何面向教育现实问题和教育实践?既是关于学科确立合法性问题的思考,也是一个如何与实践对话的策略性难题,引起了该领域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系统论述教育哲学实践性的涵义、现状及其实现等三个问题。以下是对文章各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问题提出部分在质疑、回顾和总结已有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教育哲学的实践性是一个思想脉络不断延伸的时代性问题”,对该问题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解答教育哲学学科的合法性、提升教育哲学的理论化水平以及促进整个教育科学的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并结合教育现实问题,提出建议。文章认为,教育哲学实践性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是理论研究者与关心和从事教育实践的人们在意识上的觉醒。第二部分在明确界定“实践”和“实践性”的前提下,逐层深入,以求达到对教育哲学的实践性进行逻辑的、系统的和全面的认识。本文认为,“教育哲学的实践性是教育哲学理论所蕴含的理想或对未来教育活动的构思与现实状况及实践状况的一致性”。它具有两重性、反思性、批判性、创造性、超越性和本土性等特点。最后通过对教育哲学的实践性的历史分析,认为教育哲学的实践性源于对理论的批判,发展于对教育实践问题的关注,最终将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实践哲学。第三部分分别从“演绎与逻辑一致性”、“逻辑研究与教育事实”、“在理论相对独立性问题上的分歧”、“引介与自研”、“教育哲学研究与教育生活”、“对教育哲学的实践哲学定位”等六个方面和“‘教育哲学是否存在?’来自实践的声音”、“教育哲学实际指导乏力”两个问题分析了教育哲学实践性的理论现状和应用现状。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历史的和比较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教育哲学实践性实现的理论前提。通过对教育哲学的内涵和作用的分析,提出“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开展教育哲学研究”、“哲学家的教育哲学要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哲学”的研究方向以及“树立教育理性、坚守科学精神”的研究方法等理念要求。文章认为,教育哲学作为思维的产物,反映了研究者的精神诉求,任何实践策略都不能改变教育哲学的实践性现状,而只能通过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并在理论上提供某种帮助来实现。最后在总结全文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展望。希望作为人之一种重要“存在方式”的理论能够成为更多人的精神财富,教育哲学理论在教育生活世界、在人生与社会问题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本文追求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