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R网络C/D接口互操作性测试及案例设计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GSM-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GSM-R网络设备厂商逐渐增多,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测试越来越重要,它是实现GSM-R系统互联互通的重要保证。本论文围绕GSM-R网络C/D接口互操作性测试以及测试案例设计展开研究。从互操作性测试理论着手,分析GSM-R互操作性测试的必要性,提出GSM-R互操作性测试方法、步骤、实施方案。在互操作性测试中,测试案例是实施测试工作的指导,也是测试质量稳定的根本保障。论文针对GSM-R测试案例设计的特殊性,在深入研究MAP协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铁路实际应用,重点分析GSM-R网络C/D接口互操作性测试需求,并提出先对测试需求进行约简,以优化测试案例。基于约简后的测试需求,采用黑盒法科学设计测试案例集,给出了测试案例设计的一个完整实例。论文结合实验室测试工作,详细描述了测试系统组成、数据配置和测试案例的执行过程。重点分析实际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从测试方法和测试案例优化方面进行总结,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今后GSM-R互操作性测试及案例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安全意识逐渐加强,使得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在近年来迅速的发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依靠人体的身体特征进行身份验证的。这些身体特征包括
近年来,蜂窝网、无线局域网、无线传感器网等多种无线网络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这些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收费标准、带宽等参数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能够将这些无线网络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腾飞。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开放性应用,安全防御成为信息网络化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下
石板棚隧道位于国道213线郎木寺(甘川界)至川主寺改建段;起止里程GK204+934~~GK205+109,隧道位于圆曲线上最大埋深70m;全长175m,其中明洞7m,Ⅱ类围岩88m(出口端GK205+106~GK205+060段,该段覆盖层厚度小于50m),Ⅲ类围岩80m;本隧道由出口端向进口端开挖。  一、监控量测点的布设  1、地表下沉点的布设  石板棚隧道在开工前,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隧道顶
期刊
小波包调制(WPM)作为多载波调制技术中的一种,具有较好的灵活性、高保密性和多速率传输等特点,利用小波包基函数的平移自正交性和互正交性,可以使WPM系统具有较强的抗载波间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的处理、存储和传输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图像信息经过采样、量化及编码等过程转换成数字信号,巨大的数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目标是个人通信,即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的通信,提供话音和高速数据业务。随着用户对于各种多媒体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互联网技术
研究高精度并且高效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是计算电磁学领域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针对基于等效原理的区域分解时间步进时域积分方程方法进行了研究,对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和多媒体需求的俱增,移动通信需要满足的业务类型逐渐增多,用户对QoS的要求逐渐提高,以及无线频谱资源的短缺。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3GPP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的迅猛发展,无线业务种类越来越繁多,无线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不同用户都在追求更高的无线服务质量。然而,随着无线服务的拓展,各用户、各网络之间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