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多数的文献研究证明,宏观经济波动和金融系统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较为典型的理论如金融加速器理论,其中心思想描述了金融系统能够放大并且加速经济中初始冲击的影响程度。金融加速器效应影响企业投资,除了西方传统的两种非对称效应外,即企业规模与经济所处周期下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差异,在中国特殊的背景下,其效应的发挥可能存在不同的作用渠道。由于企业产权性质的不同(国有企业与否)及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存在的差别,这都有可能会在金融加速器作用机制下影响企业的投资。因此,进一步探究金融加速器效应在我国发挥的微观基础,对于合理准确的制定政策措施有针对性的熨平经济周期带来的影响,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正是以金融加速器理论为基础,以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解析金融加速器效应在中国背景下作用的微观基础,研究各因素如何影响企业投资。因此,在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经过理论与实际的分析后,本文主要运用GMM回归分析方法做了以下三方面实证研究: 第一,选取相应指标,验证了资产负债表健康状况对企业投资有显著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指标均完全符合经济现实。因此,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健康状况对投资的影响确实存在,金融加速器的微观基础得以验证。 第二,验证金融加速器效应在我国制造业的存在性。本文先分别对经济下行及企业规模两个角度分别进行回归,随后将两种情况同时考虑,回归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在经济下行期间的投资对资产负债表的敏感程度要明显大于经济上行期间,并且小企业比中、大型企业受到这种效应的影响更强烈。 第三,验证具有中国特色的两种新的非对称性。在将企业产权性质及市场化进程引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后,结果验证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两种新的非对称性。非国有企业及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受到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影响更强。 最后,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分别从企业层面、市场化进程及宏观调控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