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催化氧化杀藻降解藻毒素中水质毒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091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藻类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微囊藻毒素(MCs)的污染使人类的饮用水安全遭受严重威胁。作为一种杀藻降解藻毒素的新技术,电催化氧化法以其操作简便、与环境兼容等优点被众多学者研究,但是对于该方法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却很少有学者关注。本文确立了发光菌法、脱氢酶活性法、蚕豆根尖微核法以及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的实验条件,从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两个方面对电催化氧化杀藻降解藻毒素过程中水样毒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合处理过程中中间产物分析及水样性质检测,对该方法的安全性进行论述,提出方法运行过程中控制水质毒性的对策;并探讨了胞内物质及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氧化性副产物对水质毒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脱氢酶活性法以天然地表水作为菌种来源,转接培养1次后菌活性较好;样品液与菌液最佳混合比例为6:1;测试时混合液需在37℃恒温培养箱中激活50min以上。蚕豆根尖解离的最佳时长为50-60min,细胞染色时间应在30min以上。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中,细胞裂解180min、解旋30min后,于电压28V、电流300mA的条件下电泳55min可取得好的实验效果。电催化氧化法可有效去除水样中的藻毒素,初始浓度102μg/L的水样,处理30min后可使MCLR去除率达到100%;此外色素等其它胞内有机物也能被有效降解。电催化氧化法还可有效使藻细胞灭活,处理过程中藻毒素及其它各种胞内物质在藻细胞死亡的过程中被逐步释放出来,致使溶液中始终含有微量的MCLR。电催化氧化杀藻降解藻毒素的过程中水样会生成一些具有急性毒性的物质,使溶液的发光菌和脱氢酶毒性略有上升,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这部分物质会被氧化降解,最终出水基本不具急性毒性。未处理粗毒素水样蚕豆根尖微核率可达6‰~7‰,纯毒素水样则超过8‰。66.2μg/L以上浓度的粗毒素即可诱发小鼠细胞DNA损伤。随着处理的进行,细胞DNA损伤减小,水样的遗传毒性显著降低(P<0.05)。藻毒素降解的中间产物研究显示,反应生成的中间产物主要为小分子有机酸,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可完全去除。水样处理过程中应在MCLR完全降解之后适当延长处理时间,以提高方法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2003年10月13日以来,我市会宁、靖远两县相继发生以马类家畜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形成结节、脓肿和溃疡为主要特征的马类家畜疫情,经临床观察、化验室检验确诊为马流行性淋巴管炎
《格列佛游记》是十八世纪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绝妙的讽刺小说。该小说自十九世纪末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
针对平遥古城的特点分析了平遥古城消防给水系统的重要性,通过几种消防给水系统的比较,提出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是平遥古城的最佳选择,以保证古城安全,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供保
在广东省中山市农业区域范围内共采集了65个表层土样和37个农产品样品,采用GC-FID检测方法分析了土壤和农产品样品中被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优先控制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
备案制是公立医院编制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多省份已就编制备案制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调研发现,各地在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备案制改革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制度障碍,导致改革受阻或效
目的通过痛风泰颗粒剂对兔滑膜细胞IL-1β、IL-8、TNF-α、ICAM-1影响的实验研究,以及通过观察痛风泰颗粒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证实痛风泰颗粒剂具有较强的
全国“两会”可谓是一场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盛宴,每年各媒体都会派出精兵强将对“两会”展开全方位的报道。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2001年至201
尼禄是罗马帝国朱利亚-克劳狄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他的死亡结束了奥古斯都家族在罗马的统治。本文试图通过阐明尼禄一生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他在这一过程中所经受的考验和
利用2006年8月3日—11日CloudSat卫星的云反演资料,探讨了热带气旋"桑美(2006)"在形成期、发展成熟期和减弱期不同部位云中冰粒子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星载雷达扫过热带气
倦怠(Burnout)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专家弗鲁顿伯格(Her-bertJ.Freudenberger)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以描述个体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