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有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那就是: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除了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之外,拥有一个得体的商标名称也至关重要。因此,在现今的国际大前提形式下,中文商标及其翻译研究就呈现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感。商标名本身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商标名的翻译更不只是由源语到目的语的简单替换,它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比如翻译理论、历史、文化、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因此对商标名翻译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文化范畴的研究。然而,通过分析现有中文商标名翻译的实践,作者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对英语商标汉译比较优秀和成功,而对中文商标的英译却错误频出。考虑到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和中文商标名翻译研究的重要性,本文首先从中国文化特色出发,分析了中文商标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深入分析了问题的根源,即: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目前中文商标名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1)滥用汉语拼音,2)翻译的商标名过长以及3)忽略文化差异的商标翻译。正是因为商标名翻译与商标的功能有关,而功能的实现应当考虑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其文化,所以,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中文商标英译的实践,并据此指导原则总结出了运用:1)直译2)音译3)意译4)直译、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基本翻译方法来进行中文商标名的英译。总之,作者希望通过从文化层面对中文商标的研究能提高对中文商标翻译重要性的认识;提供理论基础和适当的翻译方法,在今后的研究领域中使这一特殊的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