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布里顿的《小夜曲》op.31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音乐的文本分析手法,结合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以及本曲的创作背景来对声乐套曲《小夜曲》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小夜曲》创作时间处于布里顿创作的重大转型的过程中,《小夜曲》的创作时间正是布里顿歌剧作品《彼得?格拉姆斯》的创作思考时期,《小夜曲》与《彼得?格拉姆斯》在歌词内容选择上和音乐风格上都极为相似。而《彼得?格拉姆斯》这部歌剧对布里顿的创作是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对《小夜曲》的创作和《彼得?格拉姆斯》一样倾注了布里顿的心血,《小夜曲》就是《彼得?格拉姆斯》的小片段和提前的演练。 在《小夜曲》创作中,布里顿运用了一些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创作技法,如十二音音列的创作手法巧妙地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去,使恐怖、幽静、迷幻的音色更加清晰和富有新意;同时采用了弦乐队来进行艺术歌曲的伴奏,从而使得歌曲的色彩更加丰富,也更加贴近歌词的所蕴含的忧郁的气质;圆号作为色彩型乐器的加入,使歌曲的形式更加活泼生动。《小夜曲》很好的把圆号、弦乐队、人声以多样的形式结合的天衣无缝,有赋格般的重奏,也有一唱一和的互相呼应。 在《小夜曲》的演唱中要充分遵从作者的原著风格,把完美的再现和演唱者的二度创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充分注意到《小夜曲》最为一般艺术歌曲演唱的共性和作为英语艺术歌曲及布里顿经典艺术歌曲的个性特征,注意歌词本身的艺术性和与伴奏的完美结合,注意英语语音发声的主要特点,注意作者在歌曲中采用的独特技法给演唱带来的新的变化和困难。 随着对《小夜曲》分析的逐步深入,笔者对布里顿其人的了解也更为全面,为布里顿在音乐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崇敬不已,也对《小夜曲》作品的演唱更加喜爱。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也是笔者重要的学习、积累的过程,由于笔者的阅历尚浅、能力有限对作品的研究还停留在表层,只希望我的论文能对《小夜曲》及布里顿艺术歌曲的演唱能有小小的帮助,并能对布里顿的音乐作品在中国的推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