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液相微萃取模式,具有无溶剂化、快速、高效的优点。在目前的萃取溶剂中,室温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具有几乎不挥发、热稳定性好、溶解能力强及结构可调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元素分离富集的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在生物、环保、临床医学、毒理学等各个研究领域中,元素的总浓度不能给出元素的化学活性、生物活性以及毒性等十分需要了解的信息。因此,元素形态分析成为分析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在没有萃取剂的条件下,离子液体萃取金属离子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仅仅考察了离子液体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萃取行为,而有关元素不同形态在离子液体与水相之间的分配差异的研究甚少。同时,有关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在元素形态分析方面的报道尚不多见。因此,研究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在金属及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很有必要。本论文考察了元素的不同形态在离子液体与水相之间分配行为的差异,建立了基于离子液体的分散液相微萃取方法,对影响分散液相微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分离富集及形态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考察了Cr(Ⅵ)和Cr(Ⅲ)在不同离子液体中的分配行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超声辅助-分散液相微萃取-GFAAS测定分析水样中铬的新方法。对影响超声辅助-分散液相微萃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方法测定Cr(Ⅵ)的检出限为0.07μg 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9.2%(C=2.0μg L-1,n=5)。该法用于环境水样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2)建立了温度控制-[C8mim][PF6]分散液相微萃取分光光度法分析水样中Fe(Ⅱ)和Fe(Ⅲ)的新方法。以1,10-邻菲咯啉为络合剂,根据1,10-邻菲咯啉对Fe(Ⅱ)和Fe(Ⅲ)络合性能的差异,实现了对两种价态的选择性萃取。结果表明,实验的最佳条件是pH=7.0,1,10-邻菲咯啉浓度为0.03%,[C8mim][PF6]初始体积为250μL,70℃热水浴中水浴6 min,在冰水浴中冷却10 min后离心分离,用丙酮将析出相定容至1mL,在λ=510 nm处测定。用0.10%的抗坏血酸还原Fe(Ⅲ)后,测定总铁,差减法得到Fe(Ⅲ)含量。该方法的Fe(Ⅱ)的检出限为0.93μg L-1,富集倍数为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C=100μg L-1,n=7)。采用该法分析环境水样,结果令人满意。方法具有简单、灵敏、快速等优点。(3)基于没有萃取剂条件下,离子液体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萃取行为的差异,考察了不同形态汞在离子液体与水相之间的分配行为。同时,建立了以双硫腙为萃取剂,温度控制分散液相微萃取-HPLC测定汞形态的新方法。考察了pH、双硫腙浓度和离子液体体积等因素对富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相pH=1.5,双硫腙浓度为0.005%,离子液体初始体积为80μL,70℃水浴中水浴12 min,冰水浴中冷却10 min,HPLC的流动相为四氢呋喃:甲醇:缓冲溶液(40:30:30),流速为0.8 mLmin-1的条件下,MeHg、PhHg和Hg(Ⅱ)三种形态在14 min内完全分离,富集倍数分别为244,318,194。该方法具有检出限低、富集倍数高、灵敏度高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