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活动逐渐超出了自然资源的承载范围,造成环境污染,自然退化,为了抑制这种趋势,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以改善环境,但其中的一些环境保护措施阻碍甚至禁止了某些产品的进出口,形成了贸易壁垒,这便是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绿色贸易壁垒几乎已经波及到了我国外贸出口的所有领域。对于山西省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山西作为一个传统的能源大省,每年的进出口主要依赖煤炭的进出口,造成环境严重破坏,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相抵触。为此,山西省政府早在“十五”规划中就提出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对外贸易出口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从依靠煤炭资源出口向机电产品以及农畜产品出口转换,进一步促进山西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但是,绿色贸易壁垒阻碍了产品的出口。因此,系统地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山西省对外贸易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应对这种影响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介绍了论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在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定义的基础上,从它的产生原因,种类,特点,以及它在现实中的表现等几方面阐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理论内涵。并且结合这种分析,研究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WTO作用机制,深入分析了WTO体制下的贸易与环境措施及其不足之处,以及绿色贸易壁垒对WTO规则的挑战与冲击。第三章基于对环境的特征分析开始,首先具体分析了环境对贸易的影响。表现在:自然环境是国际贸易正常进行的基础和条件。环境差异导致比较利益和国际分工的差异。环境政策的制定影响国际贸易的内容和方式。各国环境状况的不同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其次,从经济学的角度,结合社会福利制度,静态的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经济学效应以及作用机制。最后通过一个经济学模型,从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出发把握贸易政策,使我们更深入的认识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是利益集团彼此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第四章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于山西出口的影响。结合山西省的具体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比重将会越来越大的农畜业以及机电产业。结合具体数据及实例得出绿色贸易壁垒对于这两个产业的冲击较大,已经阻碍到了山西的外贸结构调整。最后,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探究了山西省频遭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使得下一步提出的对策有的放矢。第五章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出发,具体提出了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政府应该给企业提供一个好的外部条件,加强对企业在环境工作方面的宏观引导,加大对绿色能力的支持力度,同时企业也应该通过改变生产理念,开拓新的市场等手段逐步降低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冲击。从而实现外贸结构调整,最终带动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