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以脂肪酰氯为酰化剂,吡啶为催化缚酸剂,利用LiCl/DMAc均相体系,合成了纤维素脂肪酸酯,并对其进行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首先,对纤维素进行预处理,将纤维素溶于LiCl/DMAc体系中。得到了溶解纤维素的最佳实验条件为10%的氢氧化钠0℃下处理5h,无水乙醇处理5h, DMAC处理8h,超声波处理2mins,并对再生的纤维素进行XRD和TGA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的溶解后,纤维素结晶度下降,热稳定性降低,纤维素由纤维素Ⅰ型转变为纤维素Ⅱ型。其次,成功制备了纤维素脂肪酸酯。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对纤维素月桂酸酯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8h、酰氯用量1.6 mol、催化剂用量1.2mol。采用FTIR,1H-NMR, XRD, TGA, SEM和接触角测量等手段表征了所得产物的性能。FTIR和1HNMR证明了成功制得纤维素脂肪酸酯;XRD表明酯化改性破坏了纤维素的结晶结构,降低了结晶度;热分析表明,纤维素脂肪酸酯的热稳定性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区间变宽;接触角结果表明,酯化反应可以显著地改善纤维素材料的疏水性能,使纤维素由亲水性材料转变为强疏水性材料。SEM分析显示,改性后的纤维素月桂酸酯形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表面多孔,呈蜂窝状。最后,对纤维素酯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纤维素脂肪酸酯对中性有机物水溶液的吸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随着取代基碳链长度和取代度的增加,纤维素酯的吸附能力也随之增大;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纤维素酯吸附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为多分子层吸附。解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再生后的月桂酸纤维素酯仍然保持极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