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经济中行政性垄断的成因及其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f10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我国转轨经济中出现的行政性垄断现象进行了分析,分别讨论了行业性行政垄断和地区性行政垄断的成因及其影响。并且,通过一个全面的分析框架综合考虑了两者引致的生产效率损失。在转轨经济中,行业性行政垄断是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利用行政力量对市场机制进行不合理干预进而造成社会福利损失的一种现象。在现阶段,它集中体现为不合理的产业政策和对自然垄断行业的无效规制。政府对市场机制实施的许多干预行为并非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考虑,往往是为了维护行业管理部门自身或其所辖企业的经济利益,是政企合谋的结果。通过行政性力量干预省际要素流动价格这一视角,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策略互动行为。发现,扭曲的制度环境加之地方政府官员面临的经济和政治晋升激励特点共同造成了地区性行政垄断现象。地区性行政垄断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要素省际流动受阻导致行业地区布局不合理,使得高效率地区的成本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市场分割进一步扭曲了省内要素价格,使得省区内部配置效率降低;相对封闭的产品市场致使厂商之间缺乏彼此竞争的压力,加之各地方政府在经济和政治目标指引下实施的种种扭曲市场机制的行政性干预行为,最终导致X-非效率现象广泛存在。行业性行政垄断和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均对生产成本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本文从产权和地区两个维度研究了行政性垄断对行业生产成本的影响,发现高行政性进入壁垒条件下的国有产权低效与地方政府扭曲要素价格造成的要素省际流动障碍是造成行业生产成本低效率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行政性垄断程度的测度体系,本文考察了工业部门各行业的行政垄断程度,选取若干代表性行业对行政性垄断引致的成本低效进行了实证测算。
其他文献
依据“碳标签”和“碳标准”的国内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纺织行业的“低碳”现状及解决策略,论述了中国的纺织工业如何面临将来更严峻的“碳关税”考验,维护自己的切身
我国较高的养老保险缴费率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缴费负担,直接导致当前养老金筹资效率低、养老金支付难等问题。加之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探索解决养老金支付困境的方法刻不容缓。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对养老保险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是否下调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缴费率有助于提高养老金筹资效率,从而解决养老金支付困境。本文首先总括分析了统筹账户缴费率对养老基金征缴的影响,接着又分别从工资、就业和企业逃费三个角度分别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