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房价不断上涨的同时居民消费率不断下滑,房价和居民消费率复杂地关系引起学者开始研究房地产财富效应。制定怎样的宏观调控政策来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并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已成为政府与学者日益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我国城镇家庭的住宅财富效应是否存在,大小符号如何?第二,房地产财富效应在不同影响因素下有何差异性;第三,从房地产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出发,剖析影响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发挥的原因。 根据CHFS(2011)微观调查数据,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基础上结合预防性储蓄动机、流动性约束消费函数理论,运用异方差—稳健标准误修正方法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一)中国城镇家庭存在微小且正向的房地产财富效应。(二)中国城镇家庭房地产财富效应分别在不同的房屋产权、户主年龄、收入水平及金融发展程度各有较大的区别。相对于小产权来说,大产权房地产财富效应较大;户主年龄阶段不同,其房地产财富效应也存在差异;收入层次不同也会影响到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发挥,收入层次高的家庭房地产财富效应较大;房地产财富效应也表现出了区域性,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房地产财富效应也越大。(三)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是造成流动性约束的重要原因,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存在外部性流动性约束。 最后,本文结合实证结果给予四点政策启示:(1)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2)完善住房金融市场;(3)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家庭收入;(4)建立谨慎房价过高的住宅宏观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