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化氢(H2S)对生物具有毒性,对设备具有腐蚀性,沼气中的H2S的存在影响了沼气的使用。去除沼气中的H2S对提高沼气品质,扩展沼气使用范围具有一定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一种使用废水将沼气中的硫化氢(H2S)吸收,然后通过无色硫细菌的氧化作用将负二价硫化物氧化为零价态硫单质,从而去除硫化物污染,回收硫磺的新方法。实验中选用了两种反应器(全混式反应器、填料式反应器),研究了其对硫化物的去除效果,并研究可能影响反应器脱硫效率的因素:沼气吸收液、营养液、温度、pH等,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针对脱硫反应器出水硫单质自然沉降困难,难以回收的问题,我们还研究了絮凝剂对硫回收的絮凝效果。实验使用的两种反应器均为使用有机玻璃自制的反应器,有效体积3L,D=12 cm,H=40 cm。两种反应器的区别在于是否加入了拉西环填料(D=1 cm,H=0.8 cm)。通过控制反应器内溶解氧(DO)和温度,在进水硫化物浓度为200 mg/L和250 mg/L时,全混式反应器和填料式反应器的硫化物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5 %和99 %,负荷可分别达到4.55 kg/m3·d和12 kg/m3·d。填料式反应器的SO42-转化率略高于全混式23个百分点。在考察沼气吸收液、营养液、温度、pH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时,我们发现使用河水作为沼气吸收液的效果优于奶精废水的厌氧出水。选用的4种氮营养元素(尿素、硝酸钾、氯化铵及硝酸铵钙)的营养盐对反应器脱硫效率基本没有影响,添加有尿素和氯化铵的反应器和添加有硝酸钾和硝酸铵钙SO42-的转化率略有差别。反应器运行的最适宜温度为2035℃。高温(41℃以上)对硫细菌的影响是不可逆的,低温时(10℃以下)影响硫单质转化细菌的活性,不过缓慢恢复温度细菌能恢复活性。酸性环境(pH<6)有利于硫酸盐转化细菌的生存,而碱性环境(pH>8.5)对硫单质转化细菌及硫酸盐转化细菌都不利。反应器pH在78.5为宜。低DO是保证硫化物转化为硫单质的必要条件,保持DO在2.5 mg/L以下,可以降低出水SO42-浓度。针对反应器出水中的硫单质通过自然沉降难以完全回收,我们通过使用混凝剂强化回收硫单质的回收效果。我们选用了2种无机混凝剂(PAC、PFS)和3种离子类型的聚丙烯酰胺(APAM、CPAM、NPAM)对反应器出水的硫回收的絮凝效果。加入PFS的沉降速度快及用药比例小要优于PAC,APAM和CPAM的絮凝效果也优于NPAM。PFS、APAM和CPAM加药量分别在400 ppm、250 ppm和430 ppm时都能使出水浊度达到20 NTU以下。筛选出的3种药剂(PFS、APAM、CPAM)的使用成本分别为0.198、0.077、0.105元/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