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理保证了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已成为实现国土资源集约利用的主要手段,但整治过程中的强度扰动会对土壤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宁波林场土地整理区为研究对象,相对均匀采集30个样点的土壤样品并对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利用ArcGIS地统计分析法绘制了土壤肥力空间分布图,研究了不同整理年限和不同有机培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宁波林场新增耕地土壤肥力低下,主要表现为低pH、低有机碳及极低含量的氮磷钾,平均pH值为4.7,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0g/kg,速效氮、磷、钾仅为8.6,1.3,64.3mg/kg。五个肥力指标在空间上呈现斑块状分布。 土地整理后土壤各菌群PLEAs含量和相对丰度均显著下降,这与土壤有机碳的明显降低紧密相关;f/b显著下降,而G+/G-升高明显,均与有机碳的降低和pH值的升高有关。土地整理显著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降低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随着整理年限的延长,土壤微生物质量有所提高。 有机肥培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显著提高了33.3%~70.2%。有机培肥可以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其中以M3处理最高,与对照相比,其含量提高了108.9%;其次为M4、M2和M1,分别较对照提高了88.2%,42.4%和32.1%。不同有机培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对相同碳源的利用、对碳源消耗量及速率上的差异,表明其代谢强度不同;不同处理的土壤每孔颜色变化率AWCD为M3>M4>M1>M2>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