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异质性的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night123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能源消费大国,单位GDP能耗较高,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中国能源效率问题不仅关系到当前能源供应,也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而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能源效率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从空间异质性的角度研究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以期从多个角度为能源效率的改善提供参考建议。首先,本文以基于松弛变量的方向性距离函数为基本模型,以我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全要素框架的技术进步测算模型和能源效率测算模型,分别测算了我国2001-2012年各省市的技术进步和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整体得到了改善,但技术进步程度仍然水平较低,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技术变动,技术进步在不同省市存在明显差异;我国能源效率水平较低,整体改善空间较大。其次,基于技术进步的空间异质性,采用Caniels模型对各省市技术进步溢出程度进行了量化;建立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技术进步溢出及技术进步分解对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显示:技术进步溢出呈逐年增加趋势;技术进步对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起到主要的作用,效率变动的促进作用大于技术变动;技术进步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第三,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异质性,建立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不同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对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贡献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截止2012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经济水平在门槛的中间水平。最后,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关于技术进步改善能源效率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以企业信息化投资强度的为主线,描述了投资强度的分布规律以及曲线,从投资强度的控制对策入手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投资强度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设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设计分层目标,在构建投资强度影响因素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强度影响因素总体设计框架和投资强度影响因素的指标确认方法,利用科学的对比、统计手段,构建影响因素的结构性矩阵框架,创新性提出了影响投资强度匡算模型,本文系统性概括了信息化
研究异龄混交择伐林的均衡状态,对合理经营现有天然林及实现人工同龄林向异龄林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木文根据异龄混交择伐林均衡状态直径结构呈现反“J”型分布的特点,利用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