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直接导致城市与自然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一方面面临着洪涝威胁,一方面中国又作为极度缺水国家仅有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滨水景观作为城市与水体之间重要的连接纽带,对于减缓灾害对城市的威胁、营建和谐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立足时代背景与中国国情开展基于弹性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探究。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弹性及弹性城市相关理论以及水系统弹性的研究进行总结,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并且结合弹性城市理念提出适合于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法。以新乡市共产主义渠地块设计为实践案例,前期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学探究场地,区域尺度研究淹没范围分析城市雨洪对城区的威胁程度,场地尺度通过GIS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划分出适宜建设区域,支撑后续的设计。场地构建了全场地范围内的弹性水系统调蓄外源洪水与内源雨水径流,并且结合竖向设计进行了多层次的防洪措施构建,设计了多功能的弹性空间,并考虑平灾结合进行场地的高效利用,以期实现生态、工程、社会、经济等多维度的弹性提升。将弹性理念和滨水空间结合,为我国建设完善的弹性城市体系,提升城市对于灾害的适应能力及恢复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着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