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文在总结前人有关恒定与非恒定流离散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苏州河水系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对河流中的污染物离散特性作了详细的研究,主要有:1、通过水槽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总结前人有关恒定与非恒定流离散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苏州河水系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对河流中的污染物离散特性作了详细的研究,主要有:1、通过水槽因子实验,分析研究水深、宽深比、流速、糙率等因子对离散系数的影响程度.2、水槽实验模拟潮汐河流过程中,利用水槽尾门的启闭形成水流的潮汐流动现象,模拟潮周期中不同时段的潮位、潮流变化特征,实验非恒定状态下的纵向离散系数的变化与特点.3、利用实际的水文资料来计算纵向离散系数,并最终拟合得到河道离散系数的经验公式.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光催化技术因其高效率、低成本、降解产物无污染等优点,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其中,制备高效可见光催化剂是光催化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二氧化钛(Ti02)作为广泛使用的光催化剂-活性高、稳定性好、成本低。但其只能响应波长为387.5nm以下的紫外光,对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利用率较低。因此,对Ti02进行改性,提高可见光催化活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复合催化剂是一种有效的思路,利用半导体之间能级
该研究的目的是在中等试验台上研究烟道作为脱硫反应器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确定工艺条件,并从提高脱硫剂活性入手,重点解决提高脱硫效率和脱硫剂利用率的问题.通过扫描电镜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开发和应用使杂草防治进入了一个超高效的时代,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针对这种情况该论文对此类系列目标化合物进行动态构效关系研究,并将其运用
该文获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对国内外环境污染源信息采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剖析.(2)首次在环境容量基础上开发和建立了工业污染源信息管
该文通过对黑曲霉An-76产酶的研究,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该菌株固体发酵的最佳产木聚糖酶的条件:料水比为10:25,麸皮与玉米芯比为2:8,加入Mandels盐液,温度为28℃,培养96h,
本文研究了金红石二氧化钛表面无机包覆对其表面形貌及分散性和耐候性等应用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有机处理剂对改善二氧化钛在有机基质中分散性的作用机理,采用二氧化钛在应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