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技术,也称对等网络(Peer to Peer)技术,它与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也就是WWW所采用的结构方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整个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或中心服务器)。在P2P结构中,每一个节点(peer)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通讯等三方面的功能。近年来,P2P技术正逐渐成为技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P2P技术不仅为个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便利,同时也试图有效地整合了互联网的潜在资源,将基于网页的互联网转变成动态存取自由交互的海量信息网络。P2P技术以其强大的技术潜力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它被广泛地应用在文件共享、分布计算、协同工作、即时通讯等方面。由于早期P2P系统的自由连接的随意性,使得数据查询必须依靠广播(flooding)来完成,耗费大量的网络开销,系统的可扩展性受到严重限制。于是,近年来提出的结构化覆盖网(structured overlay network)以及基于结构化覆盖网的分布式哈希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简称DHT)算法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而DHT算法的核心是其路由算法,路由算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P2P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对等网络P2P系统的体系结构,对P2P领域的热点问题:结构化覆盖网以及基于结构化覆盖网的DHT核心路由算法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本课题从体系结构,路由算法,节点加入/退出,路由表大小,平均寻径长度等方面研究了Chord,CAN,Pastry,Tapestry,Kadmelia等路由算法,并从状态-效率折衷,容错性问题,信息热点问题,系统异构性问题等方面对各协议进行了对比。论文的目的是在分析上述P2P系统路由协议算法以及P2P网络交换软件Emule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宽自适应的DHT路由协议算法Kad_BOA,使得该算法与以上所提出的路由算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能够避免路由表过于庞大问题;对节点所允许的带宽能充分利用;节点级别可动态调节以适应网络情况的变化;路由算法不会对部分节点产生过大压力;可扩展性好;更适合网络各节点间的通信。在文章结尾给出了改进后的Kad_BOA(Bandwidth Optimal Adapting)算法在流媒体CDN业务中的应用案例,列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并给出了系统的测试结果与分析。试验证实该改进的路由协议能有效的降低维护开销,提高数据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