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型光纤的S波段光纤放大器和宽带光源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因特网爆炸性发展引起的数据通信量的剧增,使现代光通信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光纤通信系统的容量迫切需要提高。增加通信容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开辟新的通信波段-S波段,S波段有源器件的研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W型光纤其低折射率内包层使光纤具有长波长基模截止的特性,可以用来抑制掺铒光纤的C波段自发辐射峰,使增益谱向短波段移动,从而得到S波段的增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r/Yb共掺W型光纤及S波段光子器件研究”(60677014)支持下,本论文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W型光纤传输理论、优化设计及制作工艺的研究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求解W型光纤的特征方程,研究了W型光纤的长波长基模截止特性;W型光纤内包层凹陷的宽度和深度对基模截止特性的影响,并进行W型光纤的优化设计。   用基于有限元算法的ComsolMultiphysics软件,对横截面折射率分布较复杂的W型光纤建立模型,分别计算了W型光纤中基模有效折射率、导模传播常数、模场分布。   在理论模拟结果的指导下,采用MCVD工艺结合溶液掺杂技术,优化沉积温度、掺杂浓度等条件,制作出CN-09-WS光纤样品,并用于S波段光纤放大器和宽带光源的实验研究。   2.基于W型光纤S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理论研究   从速率方程和传输方程出发,建立了S波段EDFA物理模型。用全矢量有限元法计算W型掺铒光纤的重叠因子以及弯曲损耗,进而采用龙哥库塔法计算沿着掺铒光纤的场演化。   分别研究了由光纤弯曲导致的光纤横截面模场分布的改变和弯曲损耗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横截面模场分布的改变对放大器增益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但宏弯损耗可以有效改变放大器的增益带宽。   3.基于W型光纤S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和宽带光源的实验研究   在对W型光纤荧光光谱随弯曲半径变化研究的基础上,用S波段可调谐激光器作为信号源,对S波段放大器进行了实验研究。优化设计并比较了单级、两级级联放大器的结构。两级部分双程结构放大器可以获得最大增益,在1496nm~1513nm范围内,信号光功率为-30dBm条件下,第二级放大单元的泵浦功率为300mW时,放大器的增益系数大于30dB,噪声系数5.9~8dB。并在1500nm处获得最大增益33dB,噪声系数~5.9dB。   研究了双程后向结构S波段宽带光源,最大输出功率达10mW,光谱3dB带宽17nm。
其他文献
稀土钼酸镧有多种结构,但研究比较多的为La2Mo2O9、La2Mo8O33、La2Mo3O12三种相。La2Mo2O9在580℃附近从低温α相向高温β相转变,转变后氧离子的传导性可提高两个数量级。La2Mo8O33是一种非同寻常的、缺陷有序排列的白钨矿结构,其阳离子缺乏及额外氧原子同时存在,与白钨矿结构PbWO4发冷光的特点类似,是探测器闪烁晶体的潜在材料。白钨矿结构超细La2Mo3O12微粒,可
低维半导体是当今半导体物理的研究热点,尤其是低维半导体的电学和光学性质。在本论文中我们在有效质量近似下用传输矩阵方法模拟了电子在量子阱的输运性质。主要是电子在双
学位
近年来,无线通信面临频谱资源越来越贫乏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认知无线电技术。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的无线通信系统,它通过感知周围环境,搜索未用频率,分析信道状态,适时改
近年来人们从实验和理论等方面对非平衡态下的表面界面粗化生长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和有价值成果。基底的结构对生长表面的性质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分形基底
TiO2由于成本低、氧化能力强、化学性质稳定、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重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纳米光催化材料之一,也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绿色环保光催化材料。但是,较宽的带隙降低了其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此外,较高的光生载流子复合率也是限制其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表明,适度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掺杂可改善其光吸收性能、抑制光生载流子复合,是一种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的有效方法。本论文中,我们以钼、钇、锰、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