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eAg水平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eAg水平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  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感染科住院接受肝穿刺活检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满足以下条件:HBsAg阳性6个月以上,HBeAg阳性,ALT<2ULN,HBVDNA>2E+6IU/mL,既往未抗病毒治疗;血清HBeAg水平由雅培I2000仪器检测,定性与定量换算公式C=10((log s/co)-0.6977)/0.94) PEIU/M1;肝组织病理分级由我院病理室采用Scheuers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炎症程度分为G0~4级,纤维化分期分为S0~4期。用Mann-WhitineyU秩和检验法分析比较肝组织不同炎症活动度(G<2及G≥2)及纤维化分期(S<2及S≥2)患者的血清HBeAg水平。  结果:1、一般情况:共有71例行肝活检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纳入患者年龄为14~57岁,平均年龄为(35.5±10)岁,男39例(占54.9%),女32例(占45.1%);  2、血清学指标:血清HBeAg水平为(277.5±98.7) PEIU/mL;血清HBsAg水平为(42849.9±33150.9) IU/mL;抗HBc水平为(9.2±2.5)s/co。  3、不同炎症程度与患者血清HBeAg水平及其他指标比较:两组在血清HBsAg(P=0.008)、HBeAg(P=0.025)、抗HBc(P=0.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sAg、HBeAg在G≥2组较G<2组明显下降,抗HBc在G≥2组较G<2组明显升高。  4、纤维化分期S<2组患者与S≥2组患者血清HBeAg水平及其他指标比较:两组在血清HBsAg(P=0.001)、HBeAg(P=0.015)、抗HBc(P=0.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sAg、HBeAg在S≥2组较S<2组明显下降,抗HBc在S≥2组较S<2组明显升高。  结论:1、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多为年轻患者,年龄30岁左右,血清HBeAg水平为(277.5±98.7) PEIU/mL;血清HBsAg水平为(42849.9±33150.9) IU/mL;  2、血清HBeAg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有关,炎症及纤维化程度高者,血清HBeAg水平相对较低。
其他文献
目的:研宄结肠癌细胞系球培养后能否富集肿瘤干细胞,以及这种球细胞是否发生了上皮间质转化。  方法:采用结肠癌细胞系HT29,HCT116,进行球细胞培养。检测其肿瘤干细胞表面标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女性妊娠期间常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方法:总结盛京医院2010年-2016年间慢性肾功能衰竭女性成功分娩的患者15例的资料,分析、总结其妊娠期间出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个关节的超声表现,明确其对RA患者疾病活动性的评价意义。  方法:选取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