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基于不同企业效率差异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2051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备受学界瞩目,尤其是伴随着增长速度下降,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一些矛盾凸显出来,如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经济体中泡沫的认识、人口红利的消失等。本文希望立足现实,研究这些问题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  本文在传统的OLG基础上,加入企业异质性元素,讨论了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凭借各自优势,互相竞争演化的模型。并引入了因金融市场不完全而产生的泡沫,阐述了泡沫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作用。  文章首先以是否具有融资约束区分了两类企业,并指出大型企业在利用外部资源和政府支持方面具有优势,但中小企业的生产效率更高,两类企业竞争、互相转化,转化的条件取决于在某个时段,哪类企业的优势更为显著。并通过模拟的方式证明,更具生产效率的中小企业占比升高时,经济增速更快;来自政府的调控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刺激经济,但从长期来看,对经济增长并没有好处。  其次,文章讨论了因存在融资约束而形成的泡沫,中小企业为了获得更多贷款,会有意抬高资产价格从而获得更多的抵押价值,在我们的模型中,该类泡沫实际上充当了社会总资本内部调整的通道,因而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并且在经济到达稳态时,泡沫的增长速度与GDP增速收敛一致,因而该泡沫是可控的。  再次,以存贷利差为衡量金融市场完全程度的指标,发现,缩小利差会有效地减少泡沫的数量,完善金融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及更合理的融资成本,能够有效消除经济体中的泡沫。  最后,文章讨论了一些现实的外生性改变,如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技术进步的改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从经济内部企业竞争、资源分配、外生力量等多个维度讨论了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现实因素,对理解中国经济的现实、布局未来,作了一些思考。
其他文献
该文从中国传媒改革与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以探索国际化背景下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道路为主线,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广播电视产业化的概念、内涵,并寻求其产生的理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二十余年的飞速发展,在市场规模上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市场有效性较弱的难题始终没能得到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等问题被认为是造成市场摩擦、影响
该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理论的认识基础上,结合国际上的经验做法,着重研究在中国如何开民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第一部分,从证券化的理论框架入手,深入理论认识.主要内容包括对证
电子商务是世纪之交由信息技术与商业创新相结合而出现的一种商业交易模式.它的出现与发展,为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们的研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