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快捷性、准点性,各城市管理者纷纷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但受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后线路固定,不可随意更改、可达性差等缺点,导致远郊出行者搭乘不便,从而降低了公共交通服务效率。而常规公交具有线路灵活、覆盖面广、可达性好等优点,是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交通工具。因此从构建多种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的综合交通系统的角度,需要对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需求进行分析,从而优化轨道交通换乘效率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交通大数据的发展以及数据采集技术的提升,为科学研究居民出行行为特征、出行方式选择及公共交通换乘需求提供了数据与技术支持。本文利用南方某市公交IC卡刷卡数据、轨道AFC数据及公交GPS数据,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研究:第一,分析公交IC卡数据、轨道AFC数据以及公交到离站GPS数据的基本数据结构;通过缺失值补偿、GPS坐标偏移纠正、异常数据剔除等手段清洗原始数据;匹配公交IC卡刷卡时间与公交进站时间,识别乘客公交上车点位置,并利用通勤乘客较固定的出行时空特征推算公交下车点;计算公交及轨道交通客流OD矩阵,识辨居民出行行为特征、出行方式选择。第二,从具有换乘行为特征的出行者中识别有固定换乘线路的通勤乘客,通过这部分乘客的累计换乘时间分布,取合理的换乘时间阈值范围,从而识别出原始数据中的换乘行为;基于公交—地铁换乘数据,分析了站点换乘需求及公交接驳辐射区特征;选取接驳辐射区特征参数,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选的站点分类特征变量进行降维,并利用K-means算法对接驳站点进行分类。第三,基于已分类的站点,分析影响其换乘效率的因素,并从高效性、舒适性、快捷性等方面出发,选取站点换乘效率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最后使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对每类站点的换乘效率进行评价,并相应给出提高站点换乘效率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