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上游城市水环境污染解析及治理对策研究——以宜兴市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ganlee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水环境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其进行解析评价,分析出水质、污染物产生与入河量及污染状况,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为城市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宜兴市(县)属于国家百强县,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当地水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由于城区河网水体较浅,流速缓慢,顺逆不定的特点,水质污染情况日趋严重,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宜兴地址位置特殊,位于太湖上游,文献数据显示宜兴市入太湖的水量和污染物负荷占入太湖总量的50%左右,因此系统掌握该地区水环境污染特点十分必要。  本文以宜兴市为例,将城市水环境建设与水质改善技术紧密结合,分析了城市水体污染特征规律。结合宜兴水体治理规划建设的实际,在调研宜兴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及环境污染源的基础上,核算出宜兴水环境污染源量及污染现状;并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宜兴水质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主要污染因子。研究表明:⑴宜兴水质达标率低,COD、氨氮入河量较大的污染源为面源污染,水体污染较为严重。⑵从时间分布上分析,主城区水体在年内不同时期的水质变化随季节变化明显,总体上水质污染程度排序:第三季度>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第一季度。⑶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将水质监测点分为干支流两类区域,主城区支流水量较小,流速较缓,与其他水系缺乏联通,且受生活点源排放以及雨污混接的影响较大。⑷空间因子分析与污染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二组监测点区域都是以氮、磷污染为主,有机物含量水平次之。区内水域都面临夏季藻类高频爆发的风险。
其他文献
连续刚构体系桥梁具有独特的结构优势,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预应力砼桥型,因而受到了各国桥梁工作者的青睐。在我国,尽管该体系桥梁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却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
我国的风力发电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日臻成熟,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风电场的建设都是引进国外的风力发电机组。由于进口设备价格很高,使得许多风力发电项目单位千瓦综合造
地震灾害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大震或特大震作用下会造成数以万计的建筑房屋损坏或倒塌,进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无法估量的财产损失。因此关于大震作用下建筑结构抗倒塌研
随着盾构隧道修建技术的不断发展,盾构隧道的功能从单一的公路隧道或者铁路隧道发展为公轨兼用隧道,公轨兼用隧道需要较大的运营空间,列车轨道平面距离盾构隧道管片的距离很近,列
本研究从山东某水库沉积物、人工强化无沉积物原水、人工强化有沉积物原水及水库水体中筛选出27种脱氮效果良好的好氧反硝化混合菌群,并从其中的10#混合菌群中纯化分离出两株高效好氧反硝化菌,将其命名为SF9和ZHF3。经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SF9和ZHF3分别为代尔夫特菌(Delftia sp.)和不动杆菌(Acinetobacte sp.)。以10#混合菌群为菌源对其进行脱氮特性研究,研究
关于在水库中泥沙的浓度分布规律及其利用异重流的特性进行排沙,许多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水库水温分层环境下水库泥沙的浓度分布规律及其利用异重流排沙特性进行
本论文进行了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研究,主要考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以及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通过ASTM C1202-97测定了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导电性能,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得出了矿物掺和料的最佳掺加比例。研究中,还运用氯离子扩散系数的预测公式,对试验中采用的各种类型的混凝土进行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评价,比较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此外,研究还测定了混凝土养护至不同龄期
八字形刚架拱桥是针对在跨越山区深谷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兴建大跨径拱桥的特点,提出的一种新型拱桥。以前对八字形刚架拱桥的动力性能特别是抗震能力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本论文就
自然灾害不仅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经常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带来巨大损失。滑坡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并且在我国频繁发生,广泛分布。因此,关于治理滑坡的一体化分析设
自20世纪60年代起,钢框架作为一种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结构,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多高层建筑中。然而在1994年美国的Northridge地震和1995年日本的Kobe地震中,大量的钢框架节点发生了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