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西方多种社会思潮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直接冲击着封建史学的根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使得中国封建史学逐渐走向土崩瓦解的境地。与此同时,各史学流派风起云涌,在史学理论和方法上都有了巨大创新和突破。傅斯年及其创立的史料学派便是其中的一支主要力量。傅斯年出身于中国传统文化世家,后又留学欧洲七年,学贯中西,可谓是中西文化大家。回国后,他创立历史语言研究所,创立集团研究的先河,他主张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史学中,创立新的史学科学。傅斯年提出了“史学即是史料学”思想,对20世纪初期中国史学界的浮夸现象进行批判,提出科学的、客观的史学。傅斯年和他领导的史语所同仁深挖史料、拓宽史学研究领域、提倡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对中国考古学、明清史学、档案学等史学各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傅斯年本人的专著、传记资料以及其他相关学术资料的客观解读,从而深入剖析傅斯年史学思想对中国现代史学的影响。本文共分五个章节:(一)序言。主要论述选题的现实价值,对学术史进行回顾,界定论文内容、重难点及创新点。(二)傅斯年史学思想形成时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简要介绍傅斯年,并分析其史学思想形成时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三)傅斯年的史学思想。探析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及历史研究方法。(四)傅斯年史学思想对中国现代史学的影响。论述傅斯年史学思想对中国现代史学的积极影响,简要分析他的史学思想中的不足之处。(五)结束语。总评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史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