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伯行是康熙朝的理学名臣。本文结合当时的学术背景和社会状况,对张伯行学、行两个方面以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研。 清初理学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有着突出的务实倾向。张伯行所处的康熙朝,对程朱理学大力提倡,并确立了其官方哲学的统治地位。到康熙中后期,突出道统与治统的合二为一,这是独立学术向权威政治靠拢的一个象征。 张伯行是康熙朝的重臣,曾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等要职,被康熙帝誉为“天下清官第一”。张伯行恪守程朱,以身心持守之学为第一要务,强调“主敬”,他以传道、弘道为己任,构建了完整的道统谱系,并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道统论。他清正廉洁、惠爱百姓,敢于以理抗势,胸襟博大而忧患意识浓厚。张伯行坚持“为学、做官一个道理”,积极把内圣之学投诸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事业中,力求以身证学,并持之以恒。他以学为根、以行为效,其可贵之处在于二十余年的为官生涯里能做到学、行统一。 张伯行能以“清官”和“醇儒”两块丰碑立于史册,他身上有很多地方所体现的精神都是弥足珍贵的,对于当今仍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