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宽线性处理的多用户检测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i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DMA系统中,多个用户同时随机接入,由于码字不正交引起多址干扰(MAI),由于各用户的接收功率不同引起远近效应。传统方法采用匹配滤波器接收,受到MAI的严重影响。理论上已经证明采用最大似然(ML)检测可以逼近单用户接收性能,可以有效地克服远近效应,并大大地提高系统容量。但由于ML检测的复杂度为D(2K)(这里K为用户数),在工程上基本无法实现,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各种次优的多用户检测,目标是寻找一个在实现中性能和复杂度都可以接受的检测技术。就已有多用户检测算法而言,当CDMA系统(如WCDMA、CDMA2000)的扩频序列较长时,算法的复杂度高,处理时延也较大,目前的器件水平难以实现。本研究工作基于宽线性处理技术,研究算法复杂度低、性能优良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各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系统介绍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多用户检测器的一般结构,多用户检测器分类和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应用。 第二章给出宽线性处理获得性能改善的证明,描述宽线性处理系统模型及多址干扰抑制的若干结果。 第三章研究宽线性符号算法,分析了其收敛性,并将其扩展成宽线性动量符号算法应用于DS-CDMA系统多址干扰抑制。 第四章提出宽线性动量LMS算法,证明算法在均方意义下的收敛性,分析算法复杂度及动量参数的选择,讨论了算法应用于DS-CDMA系统多址干扰抑制时的效果。 第五章基于仿射和迭代平均可以加快算法收敛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宽线性迭代平均仿射LMS算法,分析了算法在均方意义下的收敛性,给出了算法稳定条件和失调公式,讨论了算法应用于码分多址系统多址干扰抵消的效果。 第六章提出了一种宽线性共轭梯度算法,证明了算法在均值意义下的收敛性,并给出了算法稳定条件,讨论了算法应用于码分多址系统多址干扰抵消的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对一类推广的Pickands型估计量的分布的渐近正态展开及非平稳弱相依高斯序列次最大值的位置和高度的联合分布进行了探讨. 第一部分,Pickands[2]于
本文借助于陈永川和刘九强在文献中证明定理1.11和定理1.14的方法,改变了其中部分条件,把定理进行了推广,得到了有限集的子集交族上限:(1)|F|≤(n-2 s+1)+(n-2 s)+…+(n-2 s-3r+2).
在三维Minkowski空间R31中,本文称满足x3=1的参数s为规范化参数,称满足这类Frenet方程:(X Y X)=(00 k00 k/2 k/2 k0)(X Y Z).的标架F={X,Y,Z}为规范化Cartan标架,而此时的(α,F)被称为一
约束矩阵方程问题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振动理论、系统参数识别及非线性规划等领域。本文分别从递推算法及利用奇异值分解、标准相关分解和广义奇异值分解的直接算法,从两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