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文化对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xifeng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必须使知识在企业内部流动从而获得更大的价值。知识的重要价值吸引了众多学者研究知识转移过程。但是多数学者只对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和描述,无法全面衡量转移过程中的种种要素;Albino(1998)等人提出了知识转移分析框架,涵盖了全部四个要素,但是仍没有指出要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确切研究什么样的组织环境有利于组织成员进行知识转移的研究并不多,尤其缺乏实证研究,使得企业在改善和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转移时缺乏文化层面有效的管理技巧。针对以上研究现状,本文以Albino(1998)等人的知识转移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知识转移过程的概念模型,并从“转移意愿”、“传授能力”、“信任关系”、“吸收应用能力”和“转移媒介”五个方面衡量知识转移过程;本文认为转移情境指企业的学习型文化,分析了学习型文化情境对企业内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转移主体和转移媒介的影响作用,并以我国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中,学习型文化的测量采用Watkins和Marsick开发的《学习型组织问卷调查表》(Dimension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Questionnaire,DLOQ);知识转移过程的测量是借鉴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设置题项。之后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收集了534份有效问卷。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确定学习型文化对知识转移过程的预测力。结果表明学习型文化情境与转移主体和转移媒介在所有维度上均显著正相关,说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习型文化情境对转移主体和转移媒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证实了转移情境对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作用,说明建设学习型文化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转移。本研究主要有两个创新之处。第一,发现转移情境对转移主体与转移媒介的影响作用,揭示了知识转移过程的内在作用机理。第二,用学习型文化代表转移情境,实证证实了学习型文化情境对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作用,为企业管理者从文化角度着手改进员工之间的知识转移过程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在吉林地区开采油田的过程中,进行油田集输工艺和原油脱水工艺的优化与改进十分重要.为此本文研究了优化与改进的意义和一些方法,改善设备、提升专业性、提高专业技术化水平
知识联盟中主要的活动是知识的创新(造)和知识的转移,联盟中的知识为“联盟知识”,这种知识只有在知识联盟中才能获得。因此,对知识联盟中的知识创新、转移与管理活动进行研
21世纪的制造业正面临着曰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其生产制造管理水平。 精益生产是一种先进的的生产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减少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休闲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产业基础.福建北硿华侨茶果场作为著名的侨乡,具有丰富
当前,由于社会进步速度的不断加快,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通常,电力企业在发展阶段,其在综合计划管理层面,应用的方式相对滞后,大多都是手工方式,即便一些电
从企业产生至今,企业治理走过了一段长长的单边治理的道路,即由资本所有者单独享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地位逐步提高,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和政府都以各种方式体现着对企业治理的影响,单边治理模式的缺陷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未来企业治理的发展趋势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各利益相关者都需要根据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参与公司治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因其利益实现因素不同,其信息需求也会有
土木工程的投入资金、社会效益和规模都较大,因此土木工程在设计结构时经济性和安全性需要重点考虑.本文主要讨论了目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