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中学是一所全国盛名的拥有140多年历史的百年老校,现在学校向“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学校开设的许多科目都在上海市及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乒乓球就是一支独具特色的“点”,学校在将近二十年体教结合实践中,为省级以上运动队培养了中、高等级运动员100余名,在国际、国内的各项乒乓球赛事中,先后获得80余枚世界冠军奖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以2005年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2009年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的相关比赛成绩为基础,并结合上海中学开展“体教结合”的优势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说明上海中学通过开展体教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管理方式(2)梯队建设(3)社会支持(4)物力、财力投入匹配(5)乒乓文化理念的渗透建议:(1)招生的政策支持: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尽早改善相关政策,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各个运动项目都能在一个公平、健康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2)后勤及科研保障的支持:作为一支基层学校的业余乒乓球俱乐部,虽然学校给予了资金、硬件设施、教练员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但是在运动员住宿条件、饮食、体能、心理、康复、科研等方面还相对薄弱,这些难题已严重影响我们教学训练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利于更高水准的发展。(3)改革体教结合学校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改革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高水平运动员试点学校和业余体校办学质量的评价制度和人才输送过程中的奖励与激励制度,使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从重比赛名次和成绩,逐步转变到重培养、重输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来。(4)运动项目设置的选择:就培养运动员而言,学校有思想教育、学生管理、学习环境、吸引生源等方面优势,但在训练竞赛网络、训练指导力量、训练保障条件等方面有明显的缺陷,因此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就显得十分重要。(5)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加强沟通和协作:在少儿训练方面,教育和体育各有自己的优势,教育和体育紧密结合可使两个优势转化为强强联合,能够在教学训练管理、体育活动普及、专项训练、人才开发、资金和场地设施综合利用等方面全面协作,真正做到优势互补,资源科学配置。(6)体教结合是今后发展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