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配合饲料中,玉米占比较高。近年来随着玉米价格的波动,寻找替代玉米的能量原料越来越迫切。我国小麦产量常年稳居世界第一,小麦营养丰富,相对玉米也有不少优点。膨化加工可以提高淀粉糊化度,破坏小麦的部分抗营养因子,有效的提高消化率。目前国内外关于小麦膨化工艺的研究甚少。本课题主要研究膨化加工工艺对小麦饲用品质的影响,以糊化度和蛋白溶解度为主要参考指标找出小麦的最佳膨化加工参数。本论文主要通过调质试验、膨化试验和小麦粉膨化前后对比试验三个方面研究挤压膨化加工工艺对小麦粉饲用品质的影响,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膨化加工时的主要调质参数,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最终锁定小麦粉最佳膨化加工参数,最后在最佳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讨论膨化前后小麦粉的基本营养指标和结构变化情况。调质过程中,喂料速度、蒸汽压力、原料粉碎粒度为试验因素,蛋白溶解度、淀粉糊化度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选定较优调质参数为喂料速度为16HZ、蒸汽压力为0.35Mpa、原料粒度为2.5mm。再以喂料速度、机腔温度、模孔面积为参数,以蛋白溶解度、糊化度为参考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最终确定最佳膨化加工工艺即喂料速度18HZ,机腔温度140。C,模孔大小8*10,验证结果为淀粉糊化度95.10%,蛋白溶解度62.02%。将最佳工艺加工产品以未膨化小麦粉基本营养指标对比,结果显示,小麦粉膨化前后粗蛋白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均无差异,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和蛋白溶解度降低,淀粉糊化度升高,且差异都极显著。通过电子显微镜扫描结果显示小麦粉膨化前后组织结构变化明显。结论:小麦粉最佳膨化加工工艺,喂料速度为18HZ,机腔温度为140。C,模孔大小为8*10。膨化加工对小麦粉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蛋白溶解度,糊化度具有显著影响,对粗蛋白含量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