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党的基层组织形态分为党的基层组织分布、基层组织架构和建制、党员队伍规模与社会构成、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生机理、基层组织良性运作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同时结合系统论的观点,综合党员招募、党员规训、不合格党员的清除和退出机制等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在总结党内长期积累的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对基层组织形态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对其合理性进行学理分析。本文所谓组织形态是指组织要素的静态结构与动态运行的总和。文章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对基层组织形态进行整体上的概述。具体讨论了党的组织架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基层组织形态的基本构成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及其效能。分析了基层组织的分布、架构和建制,总结了基层组织设置笼罩性、渗透性、平等性和凝聚性的特点和在广度、力度和深度上的效能,介绍了产业链党支部、联村党支部、社区党支部、楼宇党支部等新形势下基层组织设置形式的新变化并进行了简要评析。第三章主要是对党员队伍形态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党员发展和规训问题,其次对党员队伍规模和社会构成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在队伍现状评析的基础上对其优化举措提出了建议。第四章主要是阐述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生机理。通过党的先进意识形态的聚合作用,先进党员的标杆带动作用和党员激励与组织归属感的培育来综合分析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如何生成并释放出来,通过提升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来加强党的建设。第五章从制度、人才、经费三个方面分析了基层组织良性运行需要的保障机制。全文总体上从组织机构、组织成员、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来对基层组织形态进行考察。通过对基层组织要素进行深入解剖,从认识程度上由实务操作层面升华到理论分析层面,力求使基层党组织建设举措的具体操持者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能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