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天人观如何融入生态美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vQ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美学家在生态危机的现实背景和生态学人文转向的理论背景下提出了生态美学这一重要理论。生态美学以深层生态学、存在主义和中国传统哲学融合在一起的“生态存在论”为哲学基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渐趋完善。在生态美学这一理论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其核心问题,而在中国古代的天人观中存在着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本论文从中国传统天人观入手,来探讨中国古代的天人观对生态美学的理论建设和生态危机解决的意义。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在于现代性中的一些认识误区,这些误区造成生态危机的三个特点是:过分张扬工具理性,人类中心地位,物质主义的自然观。要想克服现代性中的认识误区就要走出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否则只能是以失败收场。例如西方生态伦理学缺失自身的伦理向度,这就导致其无法找到容纳他者的途径,他者也就无法确立自身的地位,这就使得生态伦理学无法解决自然的地位问题。而中国古代的天人观无论是在思想中还是在行为上都和自然保持一种天然亲近的和谐态度,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亲和关系。当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价值己经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就研究现状而言,中国古典思想的生态学解读并没有真正将古典思想在理论上的融入与生态危机的解决结合起来,在生态美学理论的建构和生态问题的解决上都存在一种简单化处理的倾向。生态美学最终是落实到生态危机的解决上,如此一来我们利用中国古代的天人观时就需要建立一种科学的令人信服的生态理论。但是中国古代的天人观只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缺乏科学的论证,如果我们简单将古代的理论比附到现代,这非但不利于我们问题的解决,反而是助长了一种不好的学术风气。由此,本文重点论述生态美学应该如何借鉴中国古代的天人观,使天人观融入到生态美学中,丰富其理论并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所以本论文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生态美学是如何提出的?中国古代的天人观对生态危机的解决是否有效?中国古代天人观应该如何融入到生态美学中?基于此,论文分为三章,大致内容如下:第一章写生态危机的发生与生态美学的提出。第二章写生态美学面临的困境、原因及出路。第三章写中国古代的天人观和生态美学的对话,先梳理中国古代天人观的发展,然后论述天人观对生态美学的价值所在。总之,在生态美学看来,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为了维持人类的生存,也不仅仅是为了尽到人类的义务,其更是一种人生美的享受,可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幸福,这就从本源上使得人类生态危机的改善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天人观的融入就会使得生态美学更加凸显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
其他文献
水轮发电机励磁装置出现故障会影响整个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水轮发电机所配置励磁装置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发电机组中对直流电进行调控,保证整个供电设备稳定安全。水轮发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就我国中小企业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状况作以的探讨。
目的研究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离子及微量元素变化与精神运动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128例热性惊厥患儿,根据惊厥发作次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为一次热程度再次和多次
本文围绕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要注重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亦总亦分授课能力的培养、史与作品讲授关系的处理以及情境教学方法的运用四个问题。
数学的知识板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等式作为高考数学的知识板块之一,是数学高考命题者的一个知识依托点.利用柯西不等式解决问题,就是在较大的知识背景中利用不等式来综合分
<正>任何一个组织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要适应现代社会由于信息化所带来的深刻变革,否则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组织的学习能力就成为一个组织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建设学习型组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一门课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极具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课程特点,课程的主要内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
介绍了聚氨酯改性氯化聚丙烯的制备方法,从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方面评述了聚氨酯改性氯化聚丙烯的研究进展;简要叙述了聚氨酯改性氯化聚丙烯的应用。
古希腊思想经历了从"前苏格拉底思想"到古典时期形而上学的转变,阿那克萨戈拉的思想为这一转向做出了决定性贡献,他对前苏格拉底思想中的巴门尼德模式和赫拉克利特模式都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