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PD-L抗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及其与CD40/antiCD40L联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14409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D-1/PD-L在抗大鼠角膜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其与CD40/antiCD154的联合作用。 方法: 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建立角膜实验模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方案,将40只Wistar大鼠(40眼)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B组和C组分别给予PD-1和antiCD40L,D组联合给予两种药剂,连续用药12d。根据Holland排斥反应评分系统来判断术后植片排斥情况。比较各组角膜植片的平均存活时间和植片存活率,采用单向方差分析(F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PD-L1组(B组)和antiCD40L(C组)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明显延长。对照组(A组)同种异体移植植片平均存活时间(MST)为(11.0±1.5)d。B组和C组分别为24.8±2.8天和22.6±2.9天,它们之间存在统计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D组)植片平均存活时间是(33±5.2)d,角膜植片存活情况最好。 结论: PD-L1和antiCD40L均能延缓大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而两者的联合应用的效果或优于它们的单独作用。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因此如何有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
目的:  探讨淋巴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并评价纳米碳和亚甲蓝两者在术中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的保护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  计算机系统地检索以下数据库:medl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单侧输尿管结扎造成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利用阿奇霉素进行干预,观察肾间质中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的情况,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细胞因子NF-κ Bp65、MCP-1、TGF-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是许多非吞噬细胞中反应性氧自由基(ROS)产生的主要来源。在高血糖,高血脂,血管紧张素Ⅱ及各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作用下,NA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