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八月之光》的复调特征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xun3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月之光》是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是福克纳创作的篇幅最长、结构最为复杂及内容最难理解的作品。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从文体学和叙述学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探讨,揭示出作品所具有的复调小说特征,及其给作品带来的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引论;第一章、主人公的自我意识世界;第二章、作者的横向艺术思维;第三章、作品的对话性;结论。总论部分简要介绍了作者福克纳及其小说《八月之光》,并对巴赫金的复调理论进行了简单梳理。提出本论文的论题即为论证《八月之光》的复调小说特征。第一章阐明《八月之光》所具有的第一个复调特征,即主人公的独立的自我意识成了作品艺术描写的主要成份。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所塑造的主人公是思想的形象,思想本身成了作品描写的对象。而《八月之光》中的主人公都具有这样的特性。论文主要分析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克里斯默斯和莉娜。第二章论证《八月之光》显示了福克纳的横向艺术思维模式。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了一个多元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同时并存、相互作用,显示了作品的“共时性”的特征;同时这种思维模式又使作品具有着重“瞬间”描写的特征。第三章阐释《八月之光》的对话性。对话性是复调理论的核心和精髓,也是复调小说所具有的最显著特征之一。而《八月之光》从内容到形式都显示出了无所不在的全面对话性。本文分别从“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两方面对作品加以解读。通过具体分析小说结构和人物组合原则的“对位性”阐明小说所具有的“大型对话”特征;“微型对话”则体现在分别存在于作品中人物对话和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双声语”中。结论部分简要总结《八月之光》的复调特征,《八月之光》堪称一部典型的复调小说。复调特征赋予《八月之光》多元性、开放性和不可完成性。并且,复调小说通过发现“人身上的人”,达到了一种对人的心灵深处的描写。巴赫金认为这种描写实现了“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因此这部作品也实现了福克纳的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描写。
其他文献
疫情牵动人心,中国惠普同心协力,持续支援前线战斗!捐赠百万美元,防护物资助力抗疫近日,继中国惠普捐赠价值210万元IT设备支援武汉后,惠普基金会再捐赠100万美金支持美国慈善
数字普惠金融在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贫困减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1-201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与贫困减
明末桐城县以方孟式、方维仪、方维则、吴令仪、吴令则为主要成员的桂林方氏“名媛诗社”,近年来一直在明清女性文学研究领域被广泛提及。现经桐城县志、诗文集、相关史料、
传导性发射将干扰源的噪声通过电源线传到电子设备,对系统产生电磁干扰。根据军标GJB151A-CE101标准规定,对于交流电源,传导发射的限制频率从100Hz开始。传统的电源线滤波器
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革命意志、家国情怀和价值追求,在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八一精神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第七届八一精神理论研讨会于2019年12月14日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全面回顾了八一精神研
通过对网络旅游团购的定义、运作模式以及现存问题分析发现,消费者的信任问题是影响网络旅游团购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实用性、易用性、交易安全性、网站品质、商家声誉五个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