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中医证型临床调查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bi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以腰椎管狭窄症入院时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调查分析归类找出其中医症候规律及好发中医症型,为规范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优化中医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通过对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和南宁市中医院近三年内以腰椎管狭窄症住院的各120例病历对其入院时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辅助检查一般情况临床证型进行收集,根据《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200条症状及《中医病证治法术语〃证候部分》的标准对采集的症候进行规范化转化,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应用聚类分析结合中医症候标准总结出好发症状、多发症状及相关的中医临床证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各证型的临床主、次症状及临床诊断要点。  结果:通过360例病例分析,发现腰腿痛、间歇性跛行为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特征,其中医症候主要集中表现在三类症候群的主次症中,第1类的主症为腰部冷痛重着、遇冷加重、得热痛缓;次症为拘急不舒、遇阴雨天疼痛发作或加重、静卧时腰痛不减甚或加重、舌苔白腻、脉沉紧。第2类的主症为面色少华、神疲无力、腰痛疼痛缠绵;次症为不耐久坐、下肢麻木、疼痛固定、舌质瘀紫、脉涩。第3类的主症为腰腿酸痛、腿膝无力、遇劳更甚、手足不温;次症为卧则减轻、形嬴气短、精神倦怠、面色晦暗、失眠多寐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舌苔少、脉虚细弱。  结论: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临床常见证型有三种:⒈风寒痹阻型、⒉气虚血瘀型、⒊肝肾亏虚型。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采用MRI检查的方法对胸腰椎骨折后6个月以上患者进行调查。按文献提供的椎体骨折愈合及不愈合的MRI判断方法对病人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提出椎体骨折不愈合与腰
张智龙教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师从津门名医,渊源深厚,精通中医经典,临床经验丰富,针灸手法精湛,崇尚脾胃学说,重视中医理论研究的继承与创新,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和以脏腑经络为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