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小农户模式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是,在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小农户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需求。因此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专业大户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崛起,且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农村生产活力。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来,中央陆续发布了多项文件指导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多次强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提到,明确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会面临各种问题,其中融资难成为共性问题之一,因为以农户投入为主的农村生产投入格局已经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且自身实力不足难以从外部获取有效融资,这并不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长远发展。因此,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问题置于当前经济环境下展开剖析,则可以在融资难这一特征凸显的基础上,着力去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效率,从而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带动农业规模化发展。近年来,随着大数据、5G技术的兴起,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日趋深入,互联网金融给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大数据金融、P2P信贷、众筹、第三方支付、网络保险基金销售等。互联网金融凭借着低门槛、高效率、操作便捷等特点,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行各业,其中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也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获取渠道做出了有益补充。因此,研究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破解融资困境,成功实现发展资金的融通十分具有价值和意义。但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尚属新事物、新理念,为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挑战与新问题,为此,我们应当清楚认识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并结合互联网金融特征展开积极的探析,合理发挥互联网金融融资问题。本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传统融资困境为出发点,一一阐述了传统融资困境及其原因,并结合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背景,引出了目前三种农村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提供了新渠道、提高了效率,但是其真实效果还需要在进一步的探析中才能进行判断。由此,笔者通过对自贡市荣县五个典型乡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情况展开了具体探究,就相关的具体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充分掌握了融资信息,综合评价了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概况,并以D家庭农场通过“翼龙贷”互联网金融融资案例展示了互联网融资可行性。最后,笔者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汇总归纳了我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问题分别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互联网金融机构和政策三个层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融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互联网金融融资提供帮助,从而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为农业现代化及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