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弥散加权成像与T1WI、T2WI序列在脑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对比分析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敏感性,定量分析评价DWI序列较常规MRI序列(T1WI、T2W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磁共振影像(3.0T磁共振T1WI、T2WI、DWI序列),对T1WI、T2WI、DWI序列在病灶检出数目、病灶面积方面进行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病灶面积方面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果T1WI检出病灶共31个,T2WI检出病灶35个,DWI检出病灶46个。单个病灶最大面积:T1WI平均(0.80±0.38)cm2,T2WI平均(0.96±0.43)cm2,DWI平均(1.14±0.56)cm2。结果显示:在病灶数目检出方面,DWI显示病灶检出数目较T1WI、T2WI、DWI序列数目多。在显示病灶面积方面,DWI序列显示单个最大病灶最大面积较T1WI、T2WI大,P值均<0.05(P值分别为0.00,0.01),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DW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数目方面较常规序列(T1WI、T2WI序列)多,在病灶显示面积方面,DWI序列较T1WI、T2WI序列有一定优势,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第二部分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定量分析研究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敏感性,定量分析评价SWI序列较常规MRI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磁共振影像(3.0T磁共振T1WI、T2WI、DWI及SWI序列),对T1WI、T2WI、DWI及SWI序列在病灶检出数目、病灶面积方面进行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病灶面积方面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果T1WI检出病灶共31个,T2WI检出病灶35个,DWI检出病灶46个,SWI检出病灶106个。单个病灶最大面积:T1WI平均(0.80±0.38)cm2,T2WI平均(0.96±0.43)cm2,DWI平均(1.14±0.56)cm2,SWI平均(1.43±0.61)Cm2。结果显示:SWI较T1WI、T2WI、DWI序列病灶检出数目多。在病灶面积显示方面,SWI序列明显优于T1WI、T2WI、DWI序列,且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SWI序列在检出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数目方面较常规序列及DWI序列多,在显示病灶面积方面,SWI序列显示病灶范围则明显优于T1WI、T2WI、DWI序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