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ha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转变,我国经济增长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传统的经济增长理念难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过程中,向服务业经济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经济转型是一个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正处于全面的转型和升级中,各地区正在全面落实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政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如上海陆家嘴金融服务区,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等,这些高新技术区都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在此大背景下,本文以外部性理论、迂回生产理论以及价值链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阐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技术进步、改善经济环境、深化分工三大作用机制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结合相关的理论分析,以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为研究对象,运用2003-2014年的相关数据,选取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以及集聚规模作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指标,同时计算出长三角地区2003-2014年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指标;以此为基础详细的阐述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研究表明杭州等城市具有较高的专业化集聚,而上海、宁波等城市的具有较高的多样化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方面,长三角地区的集聚趋势明显,但是原本集聚程度较高的城市集聚程度加强,而集聚程度较低的区域陷入了经济发展的困境,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有扩大的趋势。为了量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实证部分将运用第二章的理论模型作为基本样式,加入资本、工资水平、科研投入等四个控制变量作为本文的实证模型,定量的考察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规模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三个指标对城市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多样化集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市经济增长就会增加0.651个百分点,专业化集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市经济增长就会增加0.286个百分点,规模集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市经济增长就会增加0.342个百分点。为了更好的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根据理论和实证结果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因地制宜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减少区域差异、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等政策来加强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为长三角地区持续快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RFID(射频识别)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物流、交通、医疗等诸多领域。由于RFID识别过程是非接触式的,导致该过程中的信息易被泄露,从而使得RFID应用也容易受到假冒标签和标签
2020年及未来,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业务需求推动着移动通信新技术的发展,蜂窝组网的特点日渐趋向于超密集、高速率、高容量和分层异构化。大规模多天线(Massive MIMO)技术能
由于具有来源广泛、可再生性好、污染少等优势,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木质纤维素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毒性副产物对发酵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是阻碍纤
随着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视频图像序列的智能监控系统在军事、交通以及安防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运动目标进行准确检测已成为当前智能视频监控领域
重庆南川区山王坪喀斯特生态公园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的生物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为了保护、发展以及提高山王坪喀斯特生态公园的质量,为公园自
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任务往往存在固有的层次结构。研究如何用计算机模拟人脑对知识的层次处理模型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内在逻辑。其关键问题在于研究信息粒的表示和生成策略,
在2000年,R.Ahlswede等人首次提出了网络编码的理论。网络编码是一种新型数据传输方式,允许中间节点对数据进行编码后转发,增加单次转发的信息量,使网络吞吐量得到提高。但是
碳纳米材料,如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碳纳米锥等,因具有诸多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如低密度、高强度、高导热率、高导电率和大的比表面积等,在各个工程领域中均有巨大的应
情感教育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
图像拼接是数字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将多幅相互间存在重叠区域的同一场景的图像进行拼接,从而得到一幅高质量的全景图。本文研究基于SIFT特征的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