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愈为凸显,成为社会治理格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由于发展的不充分,我国社会组织仍普遍存在着服务供给质量低下、能力不强、管理分散、发展无序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作为社会组织领域的新兴力量,支持型社会组织承担了相当一部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在弥补操作型社会组织能力不足、加强社会组织领域的监督与管理的同时,搭建了社会组织与政府间的桥梁,保障了政府服务在公共领域的顺利供给。支持型社会组织对于促进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本文首先对支持型社会组织的理论层面进行探讨,尝试构建了支持型社会组织的生态系统,指出研究我国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需要从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外部协作环境及其内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对我国典型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案例分析,将我国支持型社会组织分为政府主导—政府运作、政府主导—民间运作、民间主导—民间运作三种发展模式,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为基础,总结出我国支持型社会组织存在着过度依赖政府、缺少良好社会环境;组织间合作机制不健全,垄断市场资源;数量不足、能力低下等问题。最后,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从外部需打造良好的外部机制,创建良好的制度、监督、投资环境,完善与操作型社会组织间的合作机制,从内部需优化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内部协同发展,加强自身建设、拓展组织类型等建议,以期能增强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有效支持,构建我国社会组织良性的公益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