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诉讼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u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是刑事诉讼程序的两大基本目标,但二者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对撞。在刑事程序领域,保障人权主要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目前多部国际公约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国内法都确立了相关的司法原则及制度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在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保护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打击犯罪的难度。在世界犯罪率不断升高的今天,某些犯罪的组织化、秘密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刑事诉讼领域中特殊的举证责任配置和严格的证明标准,和捉襟见肘的司法资源,使得法学界不断考虑如何将有限的司法资源用于更有效的打击犯罪。污点证人豁免制度,在国外的刑事诉讼领域中,已成为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独特的豁免方式在打击犯罪和改造犯罪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这一制度开始被引入到中国的法视野中,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由于法文化传统的差异以及司法的终极价值目标的分歧,目前,我国对这一制度仍处于理论的探讨和论证之中。但是,笔者发现学者们在对这一制度的探讨和论证中,基本侧重于“我国目前应当建立怎样的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这一问题上。而对于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本身的研究和探讨有所不足。为此,本文对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研究着重与对这一制度本身的研究和探析,以期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以免在对这一概念本身混淆的情况下,讨论这一制度的其他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分析了目前制度框架下我国是否具备建立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条件。最后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路径和初步的设想。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污点证人作证豁免的历史起源的探析。并从中感受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出现的原动力。第二部分是对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概念的详细剖析。这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笔者首先提出了污点证人的概念及其若干方面的特征。再在此基础上对与污点证人这一概念相关的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细致的对比。最后再对污点证人作证豁免这一概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剖析和比较。第三部分是从横向比较的视角,分别从五个维度对世界各国的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以进一步加深对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理解。结合上述三部分的结论,针对建立我国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笔者在第四部分进行了论述。这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我国目前建立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面对的困难。其二,提出了建立我国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路径和初步的设想。
其他文献
富勒是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法律内在道德理论在西方法哲学界有重要的地位。富勒著有《法律的道德性》,它是富勒与分析法学家哈特的一场论战的产物,此次论战主要围绕“
普法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社会性和系统性的工程,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历程,但其任重而道远。存在法治精神弘扬不足,法治环境欠佳,形式主义严重,农村、社区、企业的普法存在盲点,各项机
在环境污染愈加严峻的形势下,公民的身心健康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公民人身权的保障与救济成为重要话题。就司法救济途径而言,提起诉讼成为维权的最终保障。然而在环境民事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