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探讨位于北京农村A社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现状,期望从服务提供涉及的多方主体与服务相关的经历中,了解北京A社区青少年服务的由来及演变,重点对A社区以课后“三点半”服务为主要形式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及解读,从而为农村地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长久开展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案例研究的范式,以观察法、访谈法、文档资料分析法三种方式收集资料,以B基金会进入A社区的时间发展为逻辑,通过对B基金会进入A社区前期、中期和后期提供的服务内容进行描述,完成了研究发现部分的撰写并发现B基金会为A社区提供的青少年服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学业辅导+素质教育”到“学业辅导+素质教育+社工服务”的转变,并从服务主体与内容、服务管理与运行、服务成效和服务存在的问题四方面对研究发现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研究发现的概括及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A社区青少年服务的变化反映出国内青少年服务由非专业到专业的转变;“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社区”模式为开展农村社区青少年服务提供借鉴;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有待提升。通过对研究结论的深入思考,提出以下研究建议:宣传社工理念,促进青少年服务专业化;探索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模式为农村社区青少年提供服务;编制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标准提升服务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