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修辞形势 提高应对水平——中美撞机事件修辞析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美之间发生了数次严重的危机。虽然每次危机都是由美方挑起事端、中方都握有铁铮铮的事实和证据证明美方的错误行径,但每次危机却都以美方逃避责任、中方得不到满意的解释或赔偿而成为“悬案”。本文以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为例,尝试从西方修辞的角度对这种结局做出解释,进而希望人们能够增强修辞意识,提高修辞技能,从而在与西方的修辞互动中占得上风或减少损失。本文认为,能否适应特定的修辞形势,把握修辞关系中修辞者与受众的动态关系,根据修辞形势投射最佳的修辞人格是在东西方间所进行的修辞接触中赢得上风的关键。   本文首先探讨了修辞的定义和修辞形势理论,分析了修辞形势的三要素,以及什么是适切的反应。接着论述了如何“适应”受众从而使其成为改善修辞形势的力量和修辞人格树立的动态特征,以及人们在认识上的某些偏差。最后,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对中美撞机事件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以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为指导理论,以言谈应对中的礼貌为研究对象,试图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话语礼貌的(与受话人的)关联性、意向性、其交流中的明示与推理和(对于交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中国经济日益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去,越来越多的德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并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就是这些在中国经
随着全球化进程日渐深入,英语日益成为全球通用语言,这对我国这样的非英语、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教学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状况在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尤为凸显。中国的
“湖畔派”诗歌的诞生结束了英国诗歌在蒲柏之后近百年的低落局面,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成熟的开始。华兹华斯是湖畔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不了解华兹华斯,就无法真正了解英国整
词汇在任何一种语言学习中都非常重要。然而,词汇对于英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始终都是一个难点。这篇论文首先回顾了中国英语教学的历史,紧接着介绍了词汇教学的理论和中国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和西方女性文学主义先驱,评论界对她的关注长盛不衰。 本文旨在探索弗吉尼亚·伍尔夫如何从一位女
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对于全球化及其对文化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确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和德国员工的价值观是否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