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介质水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l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咸淡水过渡带是一个从高盐度咸水到低矿化地下水的狭长带。咸淡水过渡带含水介质水敏性的存在具有双重意义:第一,对于咸水入侵地区,这一性质会使得含水介质的渗透性发生不利于地下咸水恢复的变化,由于含水介质渗透性的大幅度下降,单纯的注入淡水来驱替咸水变得极为困难;第二,由于水敏性的存在,使得防止咸水入侵有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因此,对咸淡水界面含水介质水敏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别采集青岛石老人海水、大沽河河水、海水入侵区的含水介质,通过大量的室内柱状试验和批量试验,弄清含水介质在不同水化学和水动力条件下颗粒释放、运移和沉积的动力学过程,掌握含水层水化学变化、颗粒释放、运移、沉积和渗透性变化的内在有机联系,为咸水入侵的定量评价和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流体流动速率越大,水动力也越大,细微颗粒就越容易发生运移。在相同水动力条件下,水动力作用对渗透性的影响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有关,溶液离子强度越高,越不容易引起颗粒释放。批量试验为了防止水动力释放而确定的振荡频率不能超过150次/min,土柱试验中确定的临界进水流速为21 mL/min。(2)批量试验中将振荡频率设置在150次/min,得到影响颗粒释放的临界盐浓度为0.06±0.005 mol/L;在土柱试验中保持进水流速为1.5 mL/min,得到颗粒释放的临界盐浓度在0.06 mol/L附近。两者所得结果基本吻合。释放出的颗粒主要由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等非膨胀性的粘土矿物组成。(3)批量试验和土柱试验证明在强酸性条件下,颗粒释放时间短,释放累积量少;而在强碱性条件下,颗粒释放时间长,颗粒释放累积量最多;中性条件下颗粒释放时间和颗粒释放累积量值居中,这说明在相同水动力条件下,高pH值时的颗粒释放倾向要远远大于低pH值时的情况。虽然在地下水环境中pH值的变化范围是6-8,可调范围不大,但是根据试验所得碱性环境能够增强颗粒释放的结果,我们可以在地下水pH值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pH值,使含水介质中颗粒释放达到最大量,以此提高含水层的水敏性,降低咸淡水界面上含水介质的渗透性,以获得理想的天然或人工地下防渗带,防止咸水入侵的发生。
其他文献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开拓马克思主义哲
期刊
本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竹粉/HDPE复合材料,采用不同种类偶联剂对竹粉表面进行预处理来改善复合材料界面;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界面改性剂来提高竹粉和HDPE
生物传感器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它以其精确度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响应和检测迅速、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在发酵工艺、环境检测、食品工程、临床医学
本论文从气致变色器件应用的角度出发,分别探索了基于变色窗和光纤气敏传感器应用的W03纳米线气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变色窗应用方面,实现了在20×20 mm2范围内WO3纳米线薄
学位
通过自固定化技术形成的高效优质的厌氧颗粒污泥(简称颗粒污泥)是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实现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在UASB反应器中需要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