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吡啶钌(Ⅱ)配合物具有优异的光化学、光物理及生物活性,其与核酸的键合性质研究在生物无机化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研究了苯酚基双核钌配合物1和杯芳烃基双核钌配合物2与c-myc G-四链体DNA和酵母RN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喹啉基单核钌配合物3对小牛胸腺DNA的键合性质,具体内容如下:1、合成了三个多吡啶钌(Ⅱ)配合物苯酚基双核钌配合物1、杯芳烃基双核钌配合物2、喹啉基单核钌配合物3,并通过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FAB-MS、红外光谱等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2、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Job plot、聚合酶链式反应停止分析(PCR)、显色反应、圆二色(CD)光谱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熔链技术(FRET)研究了配合物1、2与c-myc G-四链体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1、2通过沟槽模式与c-myc G-四链体DNA发生较强的键合作用,键合常数分别为6.2×107 M-1和1.18×107 M-1,键合计量比分别为2∶1和1∶1;配合物1、2均能够高效地诱导c-myc Pu27 DNA形成G-四链体结构,且配合物1对四链体具有明显稳定作用和键合选择性,使其解链温度升高值(?Tm)在过量双链DNA存在及不存在时达到13.5-15.5℃;配合物1与c-myc G-四链体DNA键合饱和时,荧光增大8.82倍,表现出良好的“G-四链体DNA分子光开关”特性。3、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稳态荧光淬灭、溴化乙锭(EB)竞争、粘度、DNA热熔链、盐效应、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3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3的主配体是一个平面芳香环结构其通过插入模式与DNA键合,键合常数为Kb=1.32×106 M-1;配合物3使DNA解链温度(Tm)升高10℃,能够很好地稳定DNA的双螺旋结构;配合物3对pBR322质粒DNA表现出的光断裂能力,是有效的DNA光断裂试剂。4、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滴定、稳态荧光淬灭以及盐效应实验研究了配合物1、2与酵母R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1、2与RNA的键合常数分别为5.65×105 M-1和3.50×106 M-1,弱于其与DNA的键合强度;配合物1、2在高盐和低盐浓度时均与RNA之间具有较强的键合作用,且二者之间很可能是通过插入模式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