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ent的智能LBS解决方案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w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持续扩大,人们往往会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有关新位置的信息成为了人们的当务之急。但是,每次询问他人不免麻烦,而事先做好查询又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个性化的、定制的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Location BasedService,LBS)。与此同时,电信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无线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都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各种LBS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但是,现有的LBS解决方案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成为了LBS发展的瓶颈。 针对目前LBS的发展现状和其问题所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LBS系统解决方案----E-LBS,可以较好的解决现有的大部分问题。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所做的具体工作如下: 1.在E-LBS中,引入并使用移动Agent作为基本通信载体,这将传统LBS中RPC通信方式变为P2P方式,并且可以很好地满足无线通信Qos。 2.在E-LBS中,提出了用于暂存无法到达目的地的移动Agent的AgentHosting服务器的概念。这可以解决原有移动设备在离线时可以获得的服务很少的问题。 3.针对传统LBS系统中的订阅/发布中间件未考虑用户的环境信息而造成的通知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用户行为预测模型---UBPM,并且通过Bayesian网络推理实现了该模型的核心部分。这进一步提高了订阅/发布系统对移动用户的通知精确度。 4.实现了E-LBS系统的部分功能,这其中包括CICA移动Agent;一个基于Symbian OS、使用多线程异步socket引擎作为通信模块的LBS客户端。 5.针对移动软件更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package list方案来实现移动软件的自动更新。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LBS系统的整体架构,指出其现有的问题所在,分析了使用Agent作为LBS的通信载体的原因,并且对比了Agent与传统RPC不同之处以及多种现有移动Agent平台的优缺点。其次,文中详细说明了E-LBS的服务端,这包括定位系统、GIS、Agent Hosting服务器,并且结合具体的例子阐明了E-LBS的诸多新的特性。第三,本文重点分析了现有订阅/发布子系统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Bayesian网络推理的用户行为预测模型以解决现有系统中通知精度低的问题。第四,本文提出了有关移动Agent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作者对系统部分功能做了实现和并且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和Internet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数量的软、硬件资源涌入网络从而加剧了网络使用和维护的复杂性。这样对分布式体系提出了新的需求:软、硬件资源接入网络时,能
软件度量是软件工程的一个基础研究领域。COCOMOII模型是软件度量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模型之一,但产生于国外的COCOMOII模型在引入中国之后,逐渐发现有些不尽适合中国企业的实际
颜色特征是图像的最基本的特征,具有鲁棒性、直观性等特点,因此基于颜色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被广泛应用。传统的基于颜色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使用图像的
环境识别系统是智能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出现的各种目标进行采集和识别,可及时提取环境状况,向驾驶员做出指示或警告,或者直接控制车辆的操作,以保持交通通畅
“区域网络化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将给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网络制造系统把网络化制造限定到一定的具有相同特点、相同需求的
智能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当前,对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全局路径规划则是智能移动机器人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
随着XML成为Internet/Intranet上数据表示和交换的标准,XML信息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关切并致力解决的问题,其中,对XML文档的访问控制管理的研究是个热点问题,已有诸多文献提出了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实验的相关研究日益深入。实现虚拟实验系统的难点是如何建立合理高效的系统仿真模型,但当前的虚拟实验仿真模型在模型自身和模型控制方面还
随着多核众核体系结构的普及,多线程程序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多线程程序的非确定性特征,导致程序的测试、调试复杂化,即多线程编写过程产生大量并发性错误,如死锁、数据竞争。现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Hopen,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应用程序的开发速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因此本文提出Hopen-RT和Linux双内核架构,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