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课程文化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无论是对高职课程理论研究本身的繁荣与创新,还是对高职课程改革实践的推进与反思,高职课程文化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学问至上”、“功利主义”喧嚣尘上之时,如何把好高职课程文化这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盘就至关重要了。本文基于作者这三年来对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通过走访调查、文献研究力图揭示高职课程文化的现状,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后课程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经验,着力从文化的宏观角度,揭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建设对策。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既有高等教育的共性,更有自己的个性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也就必然有它的个性与特色。美国、日本、德国他们有许多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但高职院校并非不受重视,而是不可替代的。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上都不约而同的呈现出实用化倾向,定位于市场导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课程中,高度关注技术实践知识的价值,并运用特有的方式来教授这些知识,从而传递技术文化。高职课程文化实施中,非常成功的经验在于学生、职业学院、企业三者之间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实现了共赢的校企的真正合作以及行业协会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高职课程文化特点与趋势的分析,提出了高职课程文化发展标准,即课程目标:职业能力标准而非学问化标准;课程内容:技术文化为主的多元化;课程实施:环境与人的互动。针对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的现状与发达国家高职课程文化特点与趋势的比较,从课程文化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设有特色的高职课程文化的对策。其一:就业导向,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职业人才;其二:品质提升,技术文化为主的课程内容;其三:政府干预,产学结合的课程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