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协同环境下交叉口智能网联车辆通行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f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保有量与道路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现有的路网设施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致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交叉口作为汇集疏散车流的重要场所,其管控模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安全与出行效率。传统信号控制交叉口是以相位禁行的方式来避免交通冲突,对于交叉口的时空资源利用极不充分,且难以高效疏导随机车流,造成行车延误增加。而在车路协同交通环境下,以车-路-云通信为主的一体化智能交通技术为实现高效、安全、绿色的城市交通管控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机遇。因此,探索如何在新技术赋能下实现交叉口控制模式的智能化转变,使交叉口时空资源得到充分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实际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由车载单元、路侧单元和云端控制中心组成的智能交叉口控制系统,从基础数据感知模块、信息交互共享模块和控制决策应用模块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规划,详细阐述了系统应用中所涉及到的多源信息智慧感知技术、V2X通信技术和数据融合处理技术,从微观层面分析了交叉口内部冲突问题,建立了交叉口车辆冲突对应关系矩阵,并归纳了交叉口车辆通行冲突区序列。其次,基于间隙控制理论提出了智能网联车辆交替穿插通过交叉口冲突区的管控理念,根据管控功能需求将交叉口区域路段划分为了变道区、调控区和穿行区,进而提出了车路协同交叉口冲突消解策略,构建了直行与直行、直行与左转、左转与左转冲突车辆行车间隙控制模型。然后,分析了交叉口时空间隙分配机制,建立了车路协同交叉口车辆通行时间轴,并设计制定了车辆通行时间归一方法,以保证行车安全、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时空间隙动态分配的交叉口车速控制方法,进而建立了车辆跟驰控制模型和冲突避碰模型,使车辆能够在调控区路段内通过预先速度调整,达到无碰撞、不停车通过交叉口的最优安全速度,从而实现交叉口时空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后,运用MATLAB和VISSIM COM接口技术对仿真环境进行了二次开发,分别在不同饱和度的交通流量条件下,对车路协同智能控制交叉口和传统信号控制交叉口进行了模拟仿真,并选取车辆通过交叉口的行程时间、延误、油耗和污染物排放作为评价指标,从效率、经济和环保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控制模式下的交叉口管控效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饱和度的交通流量条件下,所设计的车路协同交叉口智能控制方法均能够优化疏导交叉口随机车流,大幅提升交叉口直行和左转车辆通行效率,有效减少车辆油耗与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且随着交通流量越接近饱和,车路协同智能控制交叉口在各方面的效益提升越显著。同时,相较于现有的绿波车速引导策略,本方法不再受限于信号配时的约束,能够为交叉口智能网联车辆提供更加碎片化、离散化的安全通行间隙,为未来城市交通管控智能化、精细化的发展变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情境命题优化可考虑在“项目化学习”的概念指导下,落实课标要求,立足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来设置项目情境,确定项目主题。进而从梯度出发,选择文体多样、链接时代与社会的命题语料,形成具有真实驱动性、触发学生思辨的命题设问,以多元的评价标准细则和评价主体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
随着生产工艺及生产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工业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更多的大型生产设备进驻厂房内部。工业厂房作为生产设备最外层的保护设施,厂房安全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前提。当生产设备运行时,部件碰撞、电机转动产生多向交变荷载,引起厂房结构振动,长期振动不仅会影响现场工作人员身心健康,而且会造成建筑损伤、屋面渗漏。随生产水平、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动力设备的运行功率不断增大,对厂房结构、屋面防水系统的扰动也在
学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习任务群”的概念,指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18个任务群的重要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践行新课标要求的工作中,逐渐认识到学习任务群对学生集体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基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推动学习任务群与语文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思辨思维的萌芽和发展,为学生学习、思考奠定思维基础和能力基础。鉴于此,在新课标颁布、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改编的“双新”时代,文章从
期刊
具有能够校正传输光束相位误差的光相位控制技术是自适应光学与光束相干合成等领域的热门及前沿研究方向之一。采用无波前探测器的光相位控制技术在激光通信领域中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及结构简单等优势,在近些年内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基于最优化控制领域中各种优化思想的相位控制算法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收敛稳定性、控制带宽及控制精度等重要性能,是无波前探测光相位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重点开展了基于无波前探测光相位控
学位
<正>肱骨外上髁炎(LE)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前臂伸肌总腱附着点反复劳损出现的慢性无菌性的炎症,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球肘”[1]。其发病的群体不单指网球运动员,也多见于那些长期反复的使用前臂旋前和旋后等动作的体力劳动者,临床上以女性患者多见,且大部分以惯用手发病,临床症状主要是以疼痛为主,少部分患者伴有肌力减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定论,但目前学术界主要包含
期刊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会导致躯体功能障碍而造成患者日常生活不便。康复治疗能够改善脑卒中病变情况,减轻患者身体残疾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更好地融入家庭与社会。传统康复治疗效果受医师主观因素影响,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康复治疗,能够为医师在治疗过程中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持。由于脑卒中康复辅助决策存在缺少对评定动作的选择分析和未考虑治疗方案相关性等问题,本文从脑卒中自动评定、康复治疗方案推
学位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过往的记忆。由于建设年代已久,历史文化街区出现了物质老化、功能滞后等问题,原有的物质空间建设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的生活重心逐渐向新城区的高楼大厦转移,旧城区逐渐趋于没落,失去原有的活力。在城市交通多元化的发展下,轨道交通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脉络,其轨道交通站点的设置既可以激活周边地区的城市活力,还可以实现与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
学位
互联网、移动设备和社交网络的进步使得在网络中迅速传播的内容信息,例如新闻、推特、网志文章、广告等,呈爆炸式增长。信息级联是信息传播研究中重要的动态过程,级联传播最初从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或一组节点开始,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迅速覆盖网络的一大部分。在过去十年中,信息级联传播领域已有许多数据挖掘方法,例如基于特征工程、基于概率统计的方法和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来模拟信息扩散的模型。尽管当前最先进的方法已经在该问
学位
钢结构作为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其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离散性加工、装配制造业。钢板通过钢板加工中心的处理后,大型钢板被切割成各种形式的钢结构零件,零件的形式多种多样、杂乱无章,钢板加工中心的处理后的钢结构零件,需要经过对各个部件进行识别分类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工艺流程。随着钢结构加工工艺的提升,加工效率和质量都有所提升,但装配环节对于零件识别与分拣、质量检查等诸多环节仍无法摆脱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及效率
学位
自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被推广至民用以来,毫米波技术在商业化应用方面大放光彩。但人们并不满足现有通信技术成果,而是向着更大容量和更稳定的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方向继续探索。太赫兹通信技术是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太赫兹技术不仅在通信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在生物医疗以及空间成像上也有较多的应用。为研究太赫兹技术,则需要该频段的测试设备。矢量网络分析仪是测试设备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由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