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攻击中自卫权的行使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rob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安全(非传统安全领域)是我国近年来关注的重点。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预防网络攻击已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本研究旨在根据国际条约、中外学者观点,以及如《塔林手册》等最新的国际法实践等,对网络攻击的自卫权的行使进行新的研究。目的是站在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攻击及其自卫权进行国际法上的规制。同时分析实践和理论中的不足之处,为未来我国的立法和国际法实践提出意见和建议,对网络攻击自卫权的行使提出建议。本论文拟在对已有研究观点进行总结提炼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归纳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网络攻击在国际法上的定性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关于网络攻击的各种基本概念,将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实践进行对比,结合朝鲜、伊朗、爱沙尼亚、格鲁吉亚、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实际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网络攻击及其自卫权的定性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关于网络攻击的自卫权的行使的建议。本研究将网络攻击与禁止使用武力原则、自卫权联系起来,对网络攻击进行界定,讨论了网络攻击与自卫权的关系,分析了网络攻击的自卫权行使的条件,规制了网络攻击违反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情况,对特殊网络攻击是否构成使用武力进行了探讨。自卫权的适用必须遵守特定的情形,采用网络攻击来行使自卫权需遵守国际法。对特殊网络攻击与自卫权进行了讨论定性,对中国最新的网络安全立法进行了解读并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律师的功能是指律师通过参与诉讼等司法活动对于当事人和社会的作用。本文在回顾相关律师的功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实中律师功能发挥的情况,指出了律师功能在经过历次法
船舶优先权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体现出了概念法学与现实主义法学的冲突和整合。本文力图通过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以概念法学和现实主义法学两种进路对船舶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