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化的教育理念主张以生命为基点,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旨在于促使学生生命之花精彩绽放。进入21世纪新时期之后,我国的中学教育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生命化教育理论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重视。高中思想政治课承担着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任务,践行生命化的教学理念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德育内涵,通过学生生命感悟将德育付诸实践。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在传授学生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讲解的同时,课堂整体缺乏生命活力,对学生的生命发展缺少人文关怀,阻碍了学生生命价值的提升,无法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基于上述背景与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改革需求,本文对构建生命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进行了探讨,本文研究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介绍生命化教育的内涵与必要性。首先对生命化教育、生命化课堂、生命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生命化课堂的特点,表现为生活性、渐进性、差异性与生成性的基本特点,从教育自身发展需要、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三方面阐明高中思想政治构建生命化课堂的必要性。第二章对生命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整体上缺乏生命活力,其主要原因包括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重视社会功能、教学内容重知识,忽视情感、师生生命化教育理念认识不足、缺乏生命化课堂氛围等,在分析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为对策提供建议。第三章提出构建生命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对策,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具体的对策包括:需要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师生对生命化教育理念的认识、建立促使生命发展的课堂评价体制,以及建立生命化氛围的课堂环境。在最后的结语部分,阐述了研究的不足,提出本文的改进方向。构建生命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也需要克服多重困难。希望本文研究可以为建构充满生命活力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供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