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对2-4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基础上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A/C)的临床疗效;(2)通过对A/C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炎症因子的检测,探讨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防治A/C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海市中医医院肾内科2016年12月-2019年1月间住院收治的72例A/C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一般基础治疗+前列腺素E1+川黄方汤剂;对照组:基础治疗+前列腺素E1;共治疗两周。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Scr、BUN、UA),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采用EPI公式计算),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U-pro),血清中炎症小体3(NLRP3)、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尿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等;另统计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酐的差值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1)以血清肌酐降低的绝对值评估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2.2%,对照组总有效率27.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肾功能: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较治疗前改善,Scr、BUN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UA较治疗前降低(P<0.05),e GF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Scr、BUN在治疗后有一定降低(P<0.05),但UA、e GFR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的Scr、BUN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e GFR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但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炎症因子指标:组内比较,治疗组IL-6、TNF-α、hs-CRP较治疗前均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对照组相关炎症因子治疗后也有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治疗组IL-6、TNF-α、hs-CRP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4)血清NLRP3:组内比较,治疗组血清NLRP3较治疗前表达大幅度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NLRP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尿液IGFBP7:组内比较,治疗组尿液IGFBP7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尿液IGFBP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24h U-pro较治疗前有降低(P<0.05),对照组24h U-pro较治疗后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24h U-pr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均有降低(P<0.05)。结论:(1)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较单用前列腺素E1能更好地促进A/C患者肾功能的部分恢复。(2)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有效防治A/C的疗效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机制有关。(3)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能改善A/C患者的中医证候,且临床总有效率为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