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金纳米团簇的合成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angch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金属纳米团簇(Noble metal naonoclusters)是由几个到数百个金属原子堆积而成,尺寸与费米波长相当,呈现有类似半导体的特征,可以产生特定的能级分离并在一定波长光激发下发射荧光。相比有机荧光染料、半导体量子点、聚合物纳米颗粒等荧光纳米探针而言,贵金属纳米簇由于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随之产生的不同寻常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纳米材料研究中备受关注,可以作为颇有前景的荧光探针广泛应用于生化传感、生物标记、光学成像及单分子成像研究等领域。但是目前对于贵金属纳米团簇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比如荧光量子产率(QY)高、生物相容性好并且简单易重复的贵金属纳米团簇难以合成,基于贵金属纳米簇的高灵敏分析方法有待提高,以及贵金属纳米簇的化学活性很高、在溶液中性能不够稳定等问题。因此,本文以贵金属纳米簇为研究对象,针对银纳米团簇(AgNCs)和金纳米团簇(AuNCs)在合成及荧光分析和成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下两个部分的研究:1. AgNCs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化分子检测中的应用首先,我们合理设计了寡聚核苷酸序列并将其作为模板合成了高发光性能的AgNCs。当用寡聚核苷酸作为模板分子来合成AgNCs时,其序列结构对产物的性能影响很大。在所有核苷酸的碱基中胞嘧啶(C碱基)具有与Ag+最强的结合能力,寡聚鸟苷酸(G碱基)大量存在易发生自折叠,在序列中同时存在腺嘌呤(A碱基)、胸腺嘧啶(T碱基)时易发生杂交从而导致自身团聚,并且模板中如果胞嘧啶比例过高易使合成的银纳米簇发生自吸,降低其发光效率。综合考虑以上这些因素,我们采用了胞嘧啶和腺嘌呤各占50%的寡聚核苷酸序列作为模板分子,成功地制备出稳定性好、荧光性能优异的DNA-AgNCs,与对照组的寡聚核苷酸稳定的银纳米簇相比较,验证了我们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同时,实验发现含巯基药物可以高选择性地与银簇通过Ag-S共价键发生相互作用,使得DNA-AgNCs的荧光被静态猝灭。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建立了一种以抗高血压药物卡托普利为代表的含巯基物质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该方法快速、准确、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卡托普利片的分析。其次,在文献合成寡聚核苷酸稳定的银纳米簇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高信噪比的荧光“开-关-开”式策略,用于高选择性、高灵敏地定量检测细菌严紧激素(ppGpp)。ppGpp是细菌在面临各种极端条件下产生的一种重要生理信号分子,定量分析ppGpp对我们监测细菌的生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们利用Cu2+作为荧光猝灭剂,当其与DNA-AgNCs接触时会导致DNA-AgNCs的荧光发生猝灭,而Cu2+又可以通过配位作用对ppGpp进行特异性的识别,所以当ppGpp被引入到Cu2+-AgNCs复合物中时,使得DNA-AgNCs的荧光信号得以恢复。DNA-AgNCs的荧光“开-关-开”现象,降低了方法的背景信号,提高了检测方法的信噪比,也实现了高特异性识别。基于此,我们不仅可以实现2-200μmol/L宽线性范围内ppGpp的高选择性测定,而且还加深了我们对DNA-AgNCs, Cu2+和ppGpp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与已报道的检测ppGpp的方法相比较,本方法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具有相对较宽的检测范围,而且还避免了用于识别ppGpp的有机配体的复杂合成。该研究为我们选择高识别度、高信噪比的贵金属纳米团簇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生化分析检测开拓了新思路。2.高荧光量子产率的AuNCs的合成及其在光学成像中的应用首先,我们发展了快速、简单、高效的绿色方法制备出性质稳定且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BSA-Au20NCs。通过筛选合适的配体、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以及调控反应动力学,我们成功地解决了在水溶液中快速合成高荧光量子产率、高稳定性的AuNCs这一技术难题。在这种新型发光BSA-Au20NCs纳米探针的制备过程中,有效地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或有毒的反应试剂,也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制备和纯化过程,并且整个实验过程在1小时内便可完成。通过调控反应体系的酸碱性和适宜的温度等来加速还原动力学,最终制备出小尺寸的BSA-Au20NCs,其荧光量子产率高达15%,生物相容性好,可以在较宽的pH范围内维持荧光性质稳定,长时间光激发下不会发生光漂白现象,而且在各种不同的生物介质中均具有高度稳定性。因此,我们合成的BSA-Au20NCs有望作为优异的荧光探针进一步应用于生化传感、生物标记和生物成像等领域。除了发展液相合成,我们还在固相界面上原位合成了AuNCs,即利用天然蚕丝作为模板分子,通过其表面蛋白质与金前驱体的氧化还原反应制备出掺杂了AuNCs的发光蚕丝。AuNCs由于其亚纳米尺寸而具有较高的表面能,使得在液相中的Au原子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容易发生重排或团聚,从而限制了其诸多应用。因此,我们通过在固相界面上原位合成蛋白稳定的AuNCs,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很好地保持了AuNCs优异的光学性能。我们的研究将原位固定AuNCs与蚕丝改性同时结合起来,阐释了一种可以通过纳米技术,原位化学制备掺杂AuNCs的发光蚕丝的简单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发光蚕丝在紫外光照射下呈现出强烈、稳定的红色荧光(绝对量子产率为8%),具有较长的荧光寿命和优良的生物安全性。此外,这种掺杂了AuNCs的发光蚕丝相比天然蚕丝而言,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约提升1.3倍)和抗紫外线能力(约提升1.5倍)。作为一种通用的方法,我们采用类似的技术可以直接得到在天然蚕丝织物上掺杂了AuNCs的发光蚕丝织物。得益于这些优势,我们进一步将这种发光蚕丝和发光蚕丝织物成功地应用于防伪标记的设计和应用。最后,我们利用叶酸和透明质酸作为主动靶向识别基团,分别对BSA-Au20NCs进行表面功能化,并将功能化的BSA-Au20NCs成功应用于体内外主动靶向成像的研究中。目前,基于AuNCs探针的荧光成像研究大多依赖于纳米材料自身性质带来的被动靶向作用机制,即利用其亚纳米的尺寸效应,通过细胞内吞和纳米探针的高通量高滞留效应使得AuNCs探针富积到肿瘤部位,因此成像效果不够理想。在此基础上,我们首先将可以与癌细胞表面受体分子进行特异性识别的配体修饰到性能优越的BSA-Au20NCs表面,通过特异性受体介导的主动靶向作用方式将功能化的BSA-Au20NCs探针富积到肿瘤区域,并利用BSA-Au20NCs探针的荧光信号对癌细胞和肿瘤进行鉴别、成像,以实现对癌症的早期检测。相比于被动靶向机制的荧光成像模式,受体介导的主动靶向成像模式可以实现对肿瘤部位更高效、全面地标记和成像效果。因此,本文所制备的功能化BSA-Au20NCs荧光探针及受体介导的主动靶向荧光成像模式将有望在癌症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本文合成了生物大分子稳定的银和金纳米簇,基于其优异的性能,以荧光光谱法和荧光成像为主要研究手段,进一步将制备的发光贵金属纳米簇应用于生化分析中。一方面,我们通过合理地设计寡核苷酸序列合成了荧光性质优异的AgNCs,探讨了不同寡聚核苷酸稳定AgNCs的荧光性质及其对分析物的响应模式,并成功地将其用于含巯基药物和细菌生理过程中重要信号分子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分析检测;另一方面,通过调控反应动力学,我们分别成功地在液相和固相基质中合成了蛋白质稳定的AuNCs。基于AuNCs优异的发光性能和稳定性,我们进一步将功能化AuNCs用于生物体内外肿瘤的主动靶向成像研究。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拓展了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贵金属纳米簇的制备,二是基于贵金属纳米簇优异的荧光性质构建了高灵敏的荧光分析和成像新方法。
其他文献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现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与夏目漱石、森欧外并称为日本近代文学的三大巨匠。与此同时、芥川龙之介也是新思潮派的杰出代表作家之一,在其十几年短暂的创作生涯
自从2003年美国学者亨利·切萨布鲁夫教授在其学术专著《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提出开放式创新这一创新模型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开放式创新过程中
物流车辆的路径规划问题关系到车辆运输成本和物流活动效率的高低,是我国物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新型的物流形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要与国际接轨,赢得主动优势,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需要高素质高层次的技能型专业人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江中式取水泵站.主要组成包括:泵房及其配套工程(包括二座蘑菇型取水头及其基础、二根重力进水管、出水系统、栈桥、消力池等)。
采用连续驱动摩擦焊对1050工业纯铝和Q235低碳钢进行焊接,分别对接头的拉伸性能、室温冲击强度和弯曲试验进行分析论证,通过SEM、EDS、XRD分析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s)的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现代化的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也日益增加,特别是私家车的数量与日俱增,这样不仅需要加快新路段公路的铺设,而且给现有公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投资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就是投资决策的具体制定者和实施者,因此,企业的投资行为至关重要。心理账户认为,融资方式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管理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关于民办教育的政策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当前,民办中学面临的竞争呈现出多种态势:竞争对手不断增多、竞争强度不断加
汽车安全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国民社会问题,汽车主动安全对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汽车主动安全系统首先需要感知车辆行驶外界环境,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对前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