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度6--8壳寡糖的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b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生物酶技术降解壳聚糖是目前壳寡糖制备的主要途径,但现有方法所得产物分子量分布较宽,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DP)通常介于2至10范围,对其应用有一定限制。利用酶技术和膜分离技术高收率、低成本地制备窄分子量分布的壳寡糖,对促进壳寡糖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功能性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采用酶膜耦合法制备高纯度、高收率的DP 6-8壳寡糖,并对壳寡糖的酶解机理和膜分离特性进行研究。分别选用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木聚糖酶、α-淀粉酶、β-糖苷酶和溶菌酶来降解壳聚糖,结果表明,当酶底比(Enzyme/Substance, E/S)为1.0%(w/w)时,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的降解效果较显著,反应4 h后酶解产物的粘均分子量从1000 kDa分别降至24 kDa和32 kDa。将壳聚糖酶与上述2种酶进行梯度复配,结果表明,壳聚糖酶和纤维素酶能促进壳聚糖的水解,而木瓜蛋白酶会抑制壳聚糖酶与底物的结合。因此,确定DP 6-8壳寡糖酶解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将壳聚糖溶液在45℃恒温搅拌并调节pH至5.3,同时添加75,000 U/mg壳聚糖酶和120,000 U/mg纤维素酶后反应6小时,DP 6-8壳寡糖的纯度可达79.84%。利用超滤(Ultrafiltration, UF)处理壳聚糖酶解液,研究不同跨膜压差(Trans membrane pressure, TMP)、温度和时间对膜通量(Jv)、总蛋白及DP 6-8壳寡糖表观截留率(Robs)的影响。结果表明,Jv分别与TMP和温度呈正比,但TMP过高会造成膜表面溶质的浓差极化效应,降低分离效率;而温度过高会使膜孔发生肿胀,造成目标产物损失,最终确定TMP = 6.0 Bar, T= 50℃为最佳分离条件。选择6种不同的清洗剂对膜进行再生,发现由pH=12的NaOH和0.05%(w/v) SDBS组成的复合配方对UF膜的去污效果最理想。选择纳滤膜对UF透过液进一步纯化,研究不同TMP和温度对Jv和DP 6-8壳寡糖Robs的影响,确定TMP = 16.0 Bar及T=40℃为最佳分离条件。同时,在全循环模式下研究不同pH值对壳寡糖Robs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葡萄糖、壳二糖和壳三糖的Robs会随pH的增大而增大,在pH≤5.0的酸性环境下Robs均小于10%,但当pH=9.0时壳二糖的截留率高达86.4%,壳三糖完全被膜截留。将纳滤浓缩液喷雾干燥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中主要含有DP 6-8壳寡糖,且收率和纯度分别可达73.9%和82.2%(w/w),满足工业化的生产要求。最后,通过比较不同清洗剂配方对膜的再生效果,确定由pH=12的NaOH和0.05%(w/v) EDTA-2Na组成的复合清洗剂,对纳滤膜的清洗效果最理想。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大生产对测试系统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传统的用于汽车空调控制板质量检测的转矩测试设备往往功能单一,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所以,需要从新技术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实验用pH7.2磷酸提取缓冲液从乌贼墨汁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并通过饮和度为30﹪-80﹪的硫酸铵分级沉淀以及DEAE-SepheroseDL-6B层析柱和SephadexG-150层析柱等方法对酶进行了
天然气驱动VM循环热泵按VM热动力闭式气体回热制冷循环原理工作,其应用对于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了热源温度对理想VM循环性能的影响和实际VM循环热泵的各项不可逆损失,运用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了量子VM阶梯循环。采用EES软件编程,分析比较了采用氦、氢、氖三种天然工质的循环性能。对回热器和热交换器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进行了热经济学分析,表明天然气驱动VM循环热
醋酸乙烯为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其聚合反应为强放热反应,一旦反应失控,会对人员及环境造成巨大灾害。为了控制反应失控灾害,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从泄放和加抑制
在工程应用中,常常为了提高结构的性能和竞争力,必须设法减轻结构重量,并提高结构的可靠性、维修性、生存力和使用寿命,而且还必须降低结构的全寿命成本。而复合材料因其比强
国家“十一五”节能规划制定的节能降耗目标以及“竞价上网”的市场竞争政策的深入实施,使得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火电节能成为火电工业当前形势下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调查表明,火电机组的实际供电煤耗要比设计值高的多,运行水平低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火电机组运行性能的在线监测,指导机组运行,提高运行水平,已被证明是针对火电机组运行管理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节能途径。为了实时监测火电机组运行性能、确定影响机组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